第137期-產研學深度融合 香港工業再騰飛
2019年3月11日紡織報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正式出臺,各城市發揮自身優勢,分工協作,共同探索符合中國實際的灣區發展模式;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和打造高質量發展典範,為香港製造業升級轉型開啟新時代。
《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香港在優勢領域探索「再工業化」,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創新機制、完善環境,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並要打造高水準科技創新載體和平臺,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更得到點名支持。對此,我感到十分高興,可以感受到紡織業的發展受到國家的重視。
筆者多次提出,傳統行業也可以成為推動和應用高新科技的先驅,紡織業便是其中的表率。在最基本的生產材料方面,不斷推出嶄新的功能布料,防水、保暖、快乾等貼合各式實質用途,甚至是應用於傢俱等非服裝行業,或將布料與電子科技互聯,達致資訊化和數據化的效果。近期更有機構研發出回收海洋廢棄物及寶特瓶作為原料產製的海洋紗等。生產技術方面,不用水的無水染整技術和應用都已十分成熟,越來越多生產環節走向自動化、智能化。
《規劃綱要》中提出,在珠三角九市建設一批面向港澳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為未來科研成果實現量產轉化,提供更便利的條件。這正是絕佳的契機,業界可以更主動、主導地尋找與自身發展相配合的創科項目,與生產相結合,打造一條完整的創新產業鏈,提升經濟成效。
《規劃綱要》中亦提到,支持粵港澳設立聯合創新專項資金,就重大科研項目開展合作,允許相關資金在大灣區跨境使用。基礎科研的資助已突破過河的限制,筆者希望,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亦可過河,爭取在大灣區設立分支機構,以及推動香港與大灣區內各城市共同設立一站式審批窗口,協助和協調港商善用各項支援政策。事實上,創新的科研成果,特別是生產及製造技術,需要走出實驗室、走進工廠,在廠房進一步測試和研究,才能達到量化應用。港商的生產基地早已遷離香港,若特區政府可以應放寬港商在內地或海外進行研發的支援限制,必定可以推動產研協作。
《規劃綱要》另一項聚焦工作,是粵港澳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依託港澳的海外商業網絡和海外運營經驗優勢,推動大灣區企業聯手走出去。對港商而言,與大灣區企業在東盟等「一帶一路」國家共建產業園區,無需再單打獨鬥,在基建配套、政策優惠、權益保護等各方面的好處不言而喻。「併船出海」,不但在於生產,更可帶動大灣區產品、設備、技術、標準、檢驗檢測認證和管理服務等走出去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尤其是在零售方面,走上國際市場是國內品牌的必然趨勢,港商熟悉國際市場,可為之助力。我認為,特區政府應撥出資金,支持企業於海外工業園設廠,或提供軟貸款,實實在在幫助港商走出去,發揮香港在「一帶一路」的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香港作為其中一個中心城市,既要思考如何分享到發展的成果和紅利,亦要反思可以為推動大灣區建設作出的貢獻,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在國家發展的大格局下,通過與灣區內其他城市的合作,為國家發展更主動地提供一些服務和合作,如科技創新、高端製造、工業服務、生產性服務等。同時,香港工商界可以協助粵企開拓亞洲及海外的市場,充當大灣區與「一帶一路」之間橋樑,共同實現智能製造的世界潮流。
陳亨利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香港紡織商會永遠榮譽會長
支持大灣區紡織研發中心稅務優惠吸引
中央於今年2月18日正式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對粵港澳來說是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對國家發展來說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而一直最令港商卻步的稅務安排問題,日前也終於得到初步解決,對常駐內地的港人港商打了一支強心針。
八項「有利推進大灣區建設」
大灣區作為香港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對香港紡織界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發展機遇。因為《規劃綱要》第36條中,明言支持香港「五大研發中心」,其中就包括紡織及成衣。大灣區規劃下的城市分工是全球化下的必然趨勢,香港的參與,對提升競爭力,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大灣區規劃正正能解決一些香港社會問題,例如香港產業發展單一,令不少港青無法學以致用,大灣區可以為港青發展提供最佳契機。
但是,以往港人在內地工作滿五年,要繳交兩地稅的安排,一直令投資者卻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3月1日在北京出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後表示,會上同意落實八項「有利推進大灣區建設」措施,包括:
第一項:港人逗留未滿24小時免繳內地個人所得稅
現時規定,在內地工作每年超過183天的,須按內地的稅率繳交當地稅,這項措施,令不少香港的專業人士對回內地城市工作存有顧慮,亦不利於香港企業調派香港的員工往內地長駐。當局表示將來會放寬有關標準,若港人於內地停留不足24小時,將不計算一天的日數,此舉有利來往大灣區投資或發展產業的人士。
第二項:對境外高端工作人才設稅項補貼政策
為吸引港人到內地工作,港人到當地工作只需交香港稅款,內地與香港稅款的差異會由當地政府承擔,退回稅項差額可免徵個人所得稅。目前,於前海及橫琴已先行,現會擴至9個大灣區城市,惟有關措施現時只限於高端人才。
仍然有不清晰的地方
業界普遍對稅務安排表示支持,雖然仍然有不清晰的地方,例如未知「高端產業」如何劃線,屆時可能港人受惠不多。但是,安排反映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注意到有關問題,冀吸引港人到大灣區服務。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紡織商會名譽會長顏寶鈴表示,大灣區在稅務方面對港澳人士有特別安排,為港澳專業人士及高端人才投身大灣區建設解決一大憂慮,亦體現了中央實行「一國兩制」、建設大灣區的魄力和決心。她希望,三地可以盡快推動更多專業資格的互認,令人才、資金等要素更自由流動。
把握有利形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韓正3月4日參加了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韓正在聽取委員發言後表示,要重點支持港澳與內地加強科技創新合作,為港澳居民提供更優惠的稅收政策,大力鼓勵港澳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創業。
香港特區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與國際接軌的健全法律制度、金融及融資平台、風險管理中心、企業財貿中心、航運物流樞紐以及人才聚集基地等多方面優勢。業界在這有利形勢下,如何把握機會將紡織生產與大灣區發展結合,將是下一個課題。
香港紡織商會姬斯
2018香港紡服十大關鍵詞
2018年過去,作為香港製造業重要支柱的紡織業界,經歷了不少轉變和衝擊。過去一年為了尋找出路,業界內部努力繼續轉型發展。產值較高的研發、設計、營銷等業務,已經成為業界加強業務競爭力的一大方向。而來自外部的衝擊,包括全球化競爭、中美貿易戰、大灣區發展、一帶一路等,也成為業界整年關注的議題。本報總結去年的關鍵議題如下:
1. 工業4.0
隨著越來越多海外客戶推行「工業4.0」,並將「工業4.0」個別元素列入採購要求,香港廠商必須加快升級至「工業4.0」,才能保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國家已經提出「中國製造2025」的發展藍圖,有了這個政策的配合,相信港商十分有條件向著這個方向發展。目前本港生產力局提供顧問服務,有助企業逐步邁向「工業4.0」,業界可與該局探索。
2. 再工業化
再工業化是2018年施政報告創新及科技範疇的重點,政府沒有就再工業化範圍設限,但重點會放在高增值、高技術、佔地不多的產業上,期望這些工業在港生產,利用香港品牌,為香港工業掙回在國際上失去的席位。龍達紡織大埔工業邨廠房舉行開幕儀式及在荃灣南豐紗廠開幕的零售店也是再工業化的先發個案。製衣業訓練局於2018年8月推出《香港中小企業時裝業再工業化路線圖》,是業界值得注意的重要論述。
3. 紡織界人士當選人大、政協
香港紡織商會永遠榮譽會長陳亨利新任當選第十三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名譽會長顏寶鈴、會員蔡毅順利連任。另外,其中香港紡織商會榮譽會長楊勳當選新一屆全國政協「特邀香港人士」。
4. 中美貿易戰
中美貿易糾紛去年越趨激烈,加徵關稅措施對紡衣港商構成嚴重打擊。可幸踏入2019年,貿易戰已有結束跡象,可望於今年正式結束。
5. 國內環保政策風暴
環保製造已成為世界趨勢,2018年1月1日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中央指定的環保指標,部分比不少先進工業經濟體更高。由於大部分企業都未具備足夠技術在短時間內達到標準,業界希望內地政府可以因應實際情況,分階段循序漸進推行政策,避免一刀切。
6. 紡織大王陳瑞球離世
長江製衣有限公司及YGM貿易有限公司的創辦人、著名工業家及慈善家、大紫荊勳賢陳瑞球博士於3月27日辭世。
7. 取消強積金
政府5月初向立法會遞交取消對沖的初步構思,以「劃線制」取消對沖,提供兩重補貼予僱主,業界堅決反對政府提出取消強積金下對沖安排的初步構思,認為構思窒礙年青人創業意願、扼殺初創及現有企業發展、對香港營商環境及競爭力造成極為不利影響,以及損害勞資關係及破壞社會和諧。
8. 大灣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2017年3月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紡衣業界認為,這項發展將促進區內經濟發展,有助港商開拓內銷市場。
9. 一帶一路
目前已經有八十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內地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定,大批合作專案正全面推進。業界希望這項戰略有助促進業界在相關國家的投資和貿易工作,實現更優質的資源配置,建立更完善的產業鏈。
10. 研發
紡織業是個資金密集型行業,為緊貼生產技術的發展和產品要求的轉變,業者必須斥資採購先進技術。與此同時,於2006年成立的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藉著技術研發及轉移,提升紡織和製衣業的競爭力。在2018年舉行的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該中心共有6項技術入圍競逐獎項,其中一項贏得金獎兼泰國國家研究評議會特別獎,4項榮獲金奬,另一項則獲頒銀奬。這些技術包括時裝顏色生產訂單預測的AI算法、紡織品回收法及可水洗衛生口罩等。
香港紡織商會 梅荊
IMF降全球經濟預測 脫歐貿戰令增長放緩
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版本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全球擴張減弱,預期全球經濟增長將由2018年的3.7%回落至2019年的3.5%,較去年10月預期下調0.2個百分點;2020年將小幅上升到3.6%(比上一期《世界經濟展望》的預測分別低0.2和0.1個百分點)。
IMF指出,國際間貿易關係緊張、英國可能無協議脫歐、中國經濟放緩是2019年全球經濟的主要風險。
發達經濟體的增長率預計將從2018年2.3%的估計水平,下降到2019年的2.0%和2020年的1.7%。比2018年10月低0.1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歐元區增長率下調。歐元區的增長率將從2018年的1.8%下降到2019年的1.6%和2020年的1.7%。許多經濟體的增長率被下調,特別是德國(原因是私人消費疲軟,實行新的汽車排放標準後工業生產下滑,以及外部需求不振)、意大利(原因是國內需求疲弱,主權債券收益率居高不下導致借款成本上升)以及法國(原因是抗議活動和工業行動帶來的負面影響)。
美國的增長預測也保持不變。隨著取消財政刺激、聯邦基金利率暫時超過中性利率,預計2019年增長率將下降到2.5%,2020年進一步降至1.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19年的總體增長率預計將小幅降至4.5%(2018年為4.6%),2020年將升至4.9%。目前對2019年的預測比2018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的預測低0.2個百分點。
香港紡織商會 謝軒
貿易糾紛巴西棉成最大贏家 出口激增
據美國農業部(USDA)2月統計,2018/19年度全球棉花市場形勢供不足需情況已經扭轉,產量2579.1萬噸,消耗量2692.1萬噸,超出23.3萬噸。雖然美國和印度的產量持續下跌,尤其是美棉下降達12%,但來自巴西超過兩成的產量增加卻抵銷了變化。具體特徵如下:
1. 巴西棉花生產、出口迅速增長。2018年11-12月,巴西棉花出口量連創新高,對中國的出口量最大,巴西棉花價格低廉,而且中國對美棉加徵關稅,使巴西棉的出口競爭力顯著提升。巴西2018/19年度棉花出口量是去年的148.5%。近年,巴西在棉花分級檢驗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使巴西棉在出口市場的吸引力明顯增加。2018年,巴西開始實行棉花HVI檢驗標準,棉花質量標準得到明顯改善。此外,巴西國內棉花供應創紀錄,國內紗線和紡織業需求卻停滯不前,也促使棉花出口增加。同時,耕地面積擴大和一年兩季的種植也為巴西棉花出口擴大了競爭優勢。
2. 全球用棉需求增加。USDA將中國棉花進口量調增38.7萬噸,增幅達31.1%,庫存則將至2010/11年度以來最低水平,下跌6.9%。
3. 2018年7月6日起,內地對進口美棉加徵25%關稅,但內地進口數字仍然大幅增長。巴西將利用機會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4. 中、美、印三個產棉大國產量都保守甚至調低,由中國0%至美國下降12%不等。由於中美貿易糾紛,紡織品的外銷開始受到貿易摩擦影響,海外買家為了規避風險,更願意選擇到越南、孟加拉等南亞國家下單,會影響內地的出口。
5. 土耳其作為棉花和紡織品的進口大國,同樣受到貿易摩擦影響,經濟一蹶不振,棉花進口大幅下跌20%。
香港紡織商會 梅荊
「一帶一路」沿線系列——越南,中美貿易戰下的最大贏家
內地自2015年3月底開始,全力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已見成效,不僅帶動了內地對相關國家的貿易往來和投資合作,反映在中國紡衣出口上,亦大有裨益。《香港紡織報》專題介紹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分析當地投資重
點及於當地發展的好處,讓各同業參考。本期介紹越南。
世界三大紡服出口國
近來越南因為特金會而備受矚目,但她在經濟上卻同樣無法被外界忽視。2017年,越南國內生產總值為2,159.63億美元,排名全球第44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2,306美元,只排名137位。對外貿易佔國內生產總值184.7%。
據越南紡織服裝協會(VITAS)數據,2018年該國紡織出口總額超過360億美元,同比增長16%,是世界上三大紡織服裝出口國。越南對亞洲的出口猛增,1-9月,越南對中國的出口增長40.4%,對日本和韓國的出口增長24%和23.5%。美國仍是越南紡織品服裝出口最大市場,佔出口總額的46%。
越南紡織企業在2019年貿易訂單繼續增多,許多企業已收到2019年前6個月甚至全年的訂單。同時,由於服裝紡織行業的資本投入和原材料不斷湧入,該國逐漸完成紡織品供應鏈。VITAS設定今年出口營業額目標為400億美元,同比增長10.8%。
「越南製造」或成最大的贏家
越南目前正在參與合作16項自由貿易協定。其中,12項已簽署協定中有11項已生效,如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協定、東盟貨物貿易協定等,CPTPP也已於1月14日生效,但東盟-香港自由貿易協定還有待發展。CPTPP逐步取消98%的農業和工業產品關稅,放寬投資法規並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給越南帶來了空前的市場。據越通社報導,越南從CPTPP締約國共引進外資1120億美元,相當於越南吸引外資總額的15%。
中美貿易戰打響,紡織服裝業紛紛轉址,也為越南提供了更多訂單,許多訂單從中國流入越南。2009年,Nike的越南代工廠完成了對中國產能的全面超越;2012年,Adidas最後一個中國大陸工廠在蘇州關閉;2018年4月,優衣庫宣布中國產能向東南亞轉移,越南將承擔生產總量的40%。不止是國外品牌,很多原本紮根在中國廣東、福建的服裝鞋帽民企,掀起了一股將工廠遷往越南的熱潮。
人口紅利
人口紅利是越南目前發展如日方中的因素。2017年,越南人口估計有9,364.3萬,排名全球第13位,年齡中位數為30.4歲(2015年)。近幾年,越南的人工成本迅速增加,為回應工人增加工資的訴求,過去數年越南政府大幅提高最低工資水平。從2015年1月起,越南各地的最低工資提高13%至15%,達101至145美元(215萬至310萬越南盾)。增幅最大的是一線地區,特別是胡志明市和河內的市區,最低月薪上調15%,達310萬越南盾(145美元)。
越南勞動力的識字率高達94%。此外,工人普遍懂英語、學習快,往往被視為越南勞動力的重要優勢之一。不過,大學或職業學校畢業的專業人員或技術員數目,未能滿足外資廠商湧入對技術工人的需求。不少外資公司向其工人提供培訓課程,以提高越南勞動力的生產力。
必須克服若干挑戰
2016年,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與本會曾組團到越南進行交流活動,代表團先北後南,從河內市到鄰近的海陽省來無工業園、南定省寶明工業園及太平省阮德景工業園參觀。在河內期間,兩會與VITAS及和越南棉紗協會(VCOSA)合辦了「中越紡織服裝業研討會」。會上,本會會長蕭盧慕貞與越南紡織服裝協會簽署了《合作協議》,預備開啟兩會合作的新一頁。
在越南投資,必須克服若干挑戰。除了工人技術水平外,越南缺乏精密模具製造和工程支援等輔助產業。再者,技術員和工程師亦十分稀缺,使得香港公司難以在海防投資自行開展模具和工具製造業務。港商須在華南製造模具和生產工具,然後運往越南用於加工生產。此外,如果原材料主要來自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在越南必須使用高效物流服務,才能將各類物料運送。因此,港商須預備各類支援服務,才得以在越南投資。
受益於中美貿易摩擦
越南出口企業受益於中美貿易摩擦,更多的中國企業將把生產基地轉移到越南這樣的低成本國家。同時,美國品牌製造商也開始增加在越南的採購。但是,由於胡志明市等一線城市的工資水平急升,對成本構成壓力,許多新涉足越南的廠商都在郊區或太原省等二線城市設立工廠。
越來越多海外投資者開始注意越南北部,截至2015年底,包括胡志明市、同奈省和巴地頭頓省在内的越南東南部地區佔越南外商直接投資累計流入量的43.5%,至於包括河內、北寧和海防在内的紅河三角洲地區,僅佔累計總額的25.6%。不過,由於該國政府加大力度促進北部經濟發展,加上越南整體基礎設施近年得到顯著改善,北部各省市在過去幾年所吸納的外商直接投資逐步遞增。
位於北部地區的海防市是吸納外商直接投資的佼佼者,2016年所吸納的外商直接投資佔全國第二位,僅次於胡志明市。海防位於河內—海防—下龍經濟三角區,擁有北部最大的海港。由於國際航運公司提供的貨櫃班輪服務越來越多,海防與東盟、美國和歐洲市場之間的海運連繫日漸加強。
一帶一路橋頭堡
2018年12月,華孚時尚宣布,將在越南隆安省斥資25億元建設年產能50萬錠新型紗線項目,這是公司規劃中的100萬錠新型紗線項目的第一期。該公司董事長孫偉挺認為,越南的紡織產業未來10年仍是黃金期。公司選定的越南隆安省毗鄰胡志明市,是連接越南東南部和湄公河平原的重要門戶,經濟區位優勢十分明顯,不僅為色紡行業帶來豐富的水利資源,國際港便於外貿運輸。
孫偉挺稱,越南是紡織服裝企業不得不佈局的「一帶一路橋頭堡」。華孚在越南已深耕四年。 2013年,華孚在隆安省設立子公司,成為隆安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外商企業,公司也擁有了首個海外生產基地。截至目前,華孚越南擁有業內領先的染色及紡紗設備,建成28萬錠紡紗產能,染色產能2萬噸,研發中心2000平米,配套生產生活設施11萬平米。
孫偉挺表示,華孚將越南公司定位為「東南亞全能型快速反應」基地,貼近國際大客戶。相比國內,越南本地訂單交期縮短12天,孟加拉、香港與華南訂單預計縮短2-4天,可以通過質量差異化、產品差異化、成本差異化取得競爭優勢。
優惠吸引投資者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政府已調整稅率,藉此刺激經濟活動,以及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資。舉例來說,自2016年1月1日起,越南的企業所得稅標準稅率已從維持了兩年的22%,下調至20%,而在2014年前則是25%。為了推動工業區的發展,越南政府特別向區內的註冊企業提供稅務優惠,包括企業所得稅免稅期及優惠稅率,以及減低區內員工的個人入息稅率。此舉可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同時有助他們招聘員工在工業區內工作。
此外,設於越南的企業可獲豁免某些進口關稅,包括用作生產出口貨物的材料、部件及零件可獲豁免進口關稅。這項措施對非常依賴進口材料的出口加工業特別有利。因此,所有這些優惠措施成為許多外國投資者作出投資決定時的主要考慮因素。
香港紡織商會楊朱
休兵期限已到 貿易戰見終點
中美貿易戰休兵期限於3月1日到期,本期截稿時間前,仍未有最新談判消息,但美國《華爾街日報》披露,已進入貿易談判的最後階段,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國家主席習近平可望在3月27日會面,簽署貿易協議。
雙方代表將於14、15日在北京展開新一輪貿易磋商。《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兩國上月在華府談判逐漸形成共識,習近平3月下旬訪問意大利和法國之後,可能會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預估兩國將達成重大貿易協議。報導稱,內地同意調降關稅,以及放寬對於美國農產品、化學製品、汽車等產品的限制;美方則考慮解除自去年起對大陸產品實施的大部分貿易制裁。問題是美國會即時撤銷對華貨關稅,還是經過一段「監察期」才完全撤銷關稅。
香港紡織商會 蘇文華
2018年內地紡服出口續保正增長 年末呈下行趨勢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8年紡織品服裝出口繼續保持正增長,年末出口呈現下行趨勢,具體趨勢如下:
一、全年紡織品服裝出口繼續保持正增長
根據海關總署今日統計快訊,以海關統計口徑,2018年1至12月全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總額18263.6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0.9%,全年出口繼續保持正增長。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總額7850.7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13%;服裝累計出口總額10412.89億人民幣,同比下降2.26%。
二、年末出口呈現下行趨勢
2018年12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1510.38億人民幣,同比微增0.98%。其中,紡織品當月出口608.5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04%;服裝當月出口901.82億人民幣,同比微增0.2%,均呈下行趨勢。
三、2019年趨勢展望
2018年全球經貿環境複雜多變,中美貿易摩擦進展懸而未決,紡織服裝行業雖頂住壓力,在2018年繼續保持出口增長態勢,但縱觀全年,紡服產品前三季度出口增長較快,首10月中國出口增速的大幅增長說明出口商為避免美國關稅,提前將商品運往美國。自10月起增速下降明顯,12月當月出現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雙降,2019年初出口壓力仍然較大。
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2018年下半年內地對美國出現了「搶出口」現象,對美出口呈現了一個小高潮,但隨著美國加徵關稅的正式實施,從年底數據來看,對美出口很可能出現明顯回落。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有所削弱,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增多、下行風險加大,2019年全球GDP增速或進一步下降。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在新一年面臨的全球貿易形勢將更加複雜嚴峻。
四、其他國家概況
內地對美國、日本和歐盟紡織原料及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同比分別為5.1%、0.1%和-1.1%。另外對越南、緬甸、印尼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勢良好,出口額高於整體,分別同比增長22.5%、31.6%和16.3%。近年來,內地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紡織服裝業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轉移。若美國持續對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加稅,美國勢必從以越南為主的東南亞國家增加紡織服裝品進口量,以替代進口中國紡織服裝品。本次中美貿易摩擦,越南等新興紡織服裝出口國家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詳見附表一至三)
香港紡織商會 蘇文華
中美經貿摩擦 對紡織服裝外貿的長期影響
近日,中美兩國政府就經貿摩擦進行了多輪高級別磋商,取得實質性進展,為中美經貿未來的平穩開展帶來曙光。2月2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暫停原定於3月1日將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徵25%關稅的計劃,令中國出口企業獲得了一絲喘息之機。從去年情況看,中美經貿摩擦對全年出口有一定影響。 2018年,中國紡織服裝出口2767.3億美元,同比增長3.7%,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月度出口「前高後低」,後勁不足。去年6-10月,受中美經貿摩擦預期影響,出口增勢明顯,平均月度增幅達6%以上。11月和12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開始出現下降態勢,體現出「搶出口」勢頭過後,出口增長後勁乏力。
二是對歐美日傳統市場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均保持平穩增長。對歐盟、美國和日本出口分別增長1.5%、8%和 2.7%,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增長5.3%,對東盟和拉美分別增長11.7%和5.8%。對香港、中東和非洲出口則分別下降4.7%、9.2%和3.5%。
三是上游產品出口態勢好於下游產品。去年我國紡織品出口1191億美元,同比增長8.1%;服裝出口1576.3億美元,同比微增0.3%。這是我國服裝製造業轉移、而周邊低成本服裝生產國由於產業鏈不完整對中國紗線和面料的需求增大的結果。2018年,我對越南和孟加拉的紗線和面料出口分別猛增了19.3%和21.5%。
四是我國佔國際市場份額繼續下降。去年,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在美國、歐盟和日本進口市場份額分別為36%、33%和58%,比2017年分別減少0.4、1和3個百分點,而越南、孟加拉等供應國的份額則持續攀升。
從近期國際市場和行業發展看,主要呈現三大趨勢:
1. 中美經貿摩擦對中美紡織服裝的長期影響不容忽視。中美經貿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已經在迫使美國採購商對採購戰略和供應鏈佈局進行大幅調整,這將對今後幾年中美紡織服裝貿易產生較大影響。據美國時尚行業協會2018年5月的調查,67%的美國採購商將在未來兩年減少自中國的進口(2017年同期為46%),僅有26%的採購商表示將保持自中國的採購規模(2017年同期為47%)。
2. 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佈局全球產業鏈。據測算,如果綜合考慮原材料採購成本、人工成本、關稅優惠及所得稅優惠等,出口企業在其東南亞工廠的淨利潤率要比國內高5到6個百分點。因此,無論中美經貿摩擦結果如何,企業都會做好兩手準備,國內外工廠同時發展,以應對全球經貿新形勢。
3. 智能製造和轉型升級是企業保持出口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鏈的完整程度和生產效率是東南亞國家所不能企及的。服裝生產涉及眾多細節,輔料的供應配套等都至關重要。為應對近年來國際紡織服裝消費模式和採購需求的變化,許多優秀企業聚焦高附加值環節,向加強研發和精益管理方向升級,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設備升級、智能化改造。
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
香港消息
財政預算案支持設立智能生產線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月27日公布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計劃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二十億元推行再工業化資助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生產商在港設立智能生產線。這些發展實體高端生産的措施,有助改善經濟結構,減少對服務業的依賴。創新及科技局會盡快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以在今年下半年推行措施。陳茂波主持的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將會研究適當措施推動應用研發工作的發展,包括先進物料、納米科技、微電子等範疇。
零售急放緩 12月近零增長
香港零售業去年底遇冷鋒,去年12 月零售總銷貨價值增長收窄, 按年升0.1%, 遠遜市場預期,不過因為上半年增長強勁,全年仍升8.8%。政府發言人表示,由於2018 年上半年增長強勁,,合乎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早前預期高單位數字增長。發言人續稱,雖然本港全民就業,以及訪港旅客人數持續增長可帶來一些支持,不過受全球經濟增長減慢和中美貿易摩擦的不確定因素影響,零售行業銷售在2018 年12 月進一步轉弱,銷貨價值與2017 年近持平,預計短期內表現將繼續受制於審慎的消費情緒。
香港毛皮業協會喜迎40週年,皮草之夜晚會展現「蛻變」每一步
2月15至18日,2019香港國際毛皮時裝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是主辦方香港毛皮業協會成立40週年,展會的重頭活動「皮草之夜」,於開幕日晚在香港會展中心大會堂盛大舉行。今年的「皮草之夜」主題為「蛻變」,10家行業著名的皮草時裝品牌發布作品,體現出香港皮草行業40年來走過的發展歷程。
2019中國絲綢交易會在香港落幕
由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和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9(香港)中國絲綢交易會日前在香港閉幕。與會中外企業達成的絲類貿易佔全球貿易的80%以上,綢緞貿易則佔全球貿易的逾20%。世界多家主要絲綢行業企業參加了本屆交易會。在2月21日至23日3天會期內,10餘個來自絲綢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的95家企業客商進行洽談,共達成3.5億美元的出口意向。交易會期間,還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絲綢發展高端論壇」。
香港紡織商會輯
業界消息
361度預估2018年稅後純利大幅下降
2月14日晚,361度發布盈利警告,董事會估計,期內集團的稅後純利與2017年底相比,將大幅下降。原因主要是中國大陸對非必需品的消費意欲相對保守,令補充訂單減少。 361度董事會稱,下半年純利潤大幅下滑不僅是由於品牌重塑計劃,還因為集團在2018年的訂單整體減少,加之2018年人民幣兌美元持續貶值,導致361度產生匯兌虧損;另外,由於廣告及宣傳開支增加,361度的電子商務業務於2018年取得大幅虧損。
李寧宣布贊助Newbee電子競技俱樂部
2月28日,在Newbee電子競技俱樂部五週年慶典上,Newbee宣布體育品牌李寧成為其官方贊助商,雙方將聯合出品多款合作定制產品,李寧將為Newbee推出名為「羿星2 Newbee」定制合作鞋款。這是李寧公開半年內宣布合作的第三家電子競技俱樂部,覆蓋了《dotA2》、《英雄聯盟》和《王者榮耀》三個熱門項目,產品涵蓋了T恤、外套以及運動鞋多種。此外,李寧的關聯企業非凡體育還在今年年初宣布收購了擁有LPL聯賽席位的Snake電子競技俱樂部。
最有價值50大服飾品牌安踏上榜
根據Brand Finance發布的《2019年最有價值50大服飾品牌)》顯示,美國運動品巨頭Nike以324億美元的品牌價值蟬聯榜首。 Nike 2018年品牌價值為280億美元。在榜單中,優衣庫和Zara等快時尚零售商的品牌價值也在這一年內強勁增長。 H&M從去年的第二位跌落至榜單第四位,主要受庫存積壓以及在尺碼問題上受到的投訴影響。中國的運動品牌安踏進入榜單前50位,排名第21。
中國成為優衣庫全球第二大市場
2018年,優衣庫在中國市場佔比達到25%,中國成為優衣庫品牌的全球第二大市場。目前,優衣庫在中國店鋪數量超過660家,遍布中國150多個城市。並且連續幾年在天貓雙十一大促中均位居銷售量首位,可見優衣庫已經成為許多年輕人購物的首選。 2018年,優衣庫推出了掌上旗艦店,用戶可以通過官網、官方app、微信小程序進入,還可以通過線下掃碼進入。線上下單,線下提貨的模式,不僅解決了優衣庫電商庫存、配送的壓力,又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顧客等待時間。
香港紡織商會輯
貿易戰暫未見影響港出口 2018年跌幅輕微
由於貿易戰陰影及中美對抗情緒加劇,今年以來,中、港股市劇烈波動下行,與此同時人民幣貶值令中國內地進出口亦有所影響,但香港去年紡織品、服裝(下簡稱紡衣)出口暫未受到嚴重影響。
據港府統計處資料,去年全年香港紡衣出口1664.2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略減3.3%,僅緩緩下跌;其中服裝出口1085.2億港元,減幅3.9%;紡織品579.03億港元,微跌2.3%,本地紡織品出口更有止跌回升跡象,略升3%。
香港紡衣出口結構早已由本地產品出口為主轉為經港轉口為主,目前兩者比例接近1:99。隨着本地紡衣生產式微,出口已成微不足道,近年亦以每年雙位數字跌幅下降;去年跌幅頗為溫和。四大主要出口市場中,東盟10國繼續有上升趨勢,整體出口到東盟數字上升0.9%,本地產品更上升10.4%。但是除東盟外其他主要市場均續減,其中內地下跌3.8%、歐盟下跌7.6%;美國下跌5%。(詳見附表)
香港紡織商會 余青
會務活動
本會與立法會主席探討業界問題
3月1日本會會長蕭盧慕貞(中),永遠榮譽會長黃守正(右三)、潘陳愛菁(左三),監事長呂䏈鳴(右一),常務副會長關淑敏(左二)及朱立夫(右二)與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右四)會晤,就業界問題進行探討。當晚還邀請榮譽會長楊勳 (左四)和陸弈小姐(左一)一同出席。
本會出席絲綢春季交易會開幕式
2月21日本會常務副會長關淑敏(左一)、常務會董宋敏之(右一)及會董楊鑫出席中國(香港)絲綢春季交易會開幕式活動,並與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曹甲昌會長(中)合照。
科技園公司到訪介紹合作機會
1月14日香港科技園公司派員到商會,介紹園區設施、特點及商業配對服務等等資訊,並一同參與本會團年活動。
香港紡織商會
理大成立人工智能設計實驗室 研智能紡織品
2月26日,香港理工大學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成立理大|RCA人工智能設計實驗室。該實驗室將是全球首創及領先以推動把人工智能的技術融入產品及服務設計過程的研究設施,旨在開發與設計及科學原理、嶄新設計過程以及創新產品相關的知識和技術,以滿足業界在創科時代下對高效益﹑自動化及產品和服務個人化等方面的需求。其研究成果將惠及醫療﹑製造、酒店及零售等多個行業。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及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出席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並在儀式上表示:「有機會見證設計和人工智能在科技範疇的結合,實在令人萬分高興。香港久經時間考驗的法律制度、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繁盛的金融業,對科研成果商品化的支持、以及有助激發創意靈感的東西文化匯聚,對理大和皇家藝術學院的合作團隊而言,將極具吸引力。」理大暫任校長及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陳正豪教授表示:「此實驗室將結合兩間院校的專長,領導世界全新的設計模式,為香港以至大灣區的創科發展作出貢獻。
理大副校長(科研發展)衞炳江教授稱,實驗室若順利成立,未來5年將重點研究將AI融入產品設計及服務應用,如能辨別及分析人類情感的「社交機械人」,助酒店零售行業與客人互動,另一「主打」則是智能服裝設計、紡織品及未來物料研發,料人工智能設計實驗室日常運作人手最少20人。
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將與藝術學院進行不同主題的研究,例如智能紡織品及服飾設計和製造;研發輕巧、耐用又可檢測人體生物指標的未來物料,以用於服飾及可穿戴式的裝置;建立適用於人體工程學設計和模型製作的自動化系統;及利用再生方法進行產品設計和材料開發,以實現具可持續性的循環經濟等。
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副系主任黃偉強稱,兩校2016年起已合作研發,例如可變色的「未來物料」,配合感應器,反映穿戴者身體變化,日後可應用於安老服務,護理員只憑顏色便能判斷長者身體狀况,減低「走漏眼」風險。黃偉強補充,時裝界近年亦發展運用人工智能,如推測哪些圖案花紋會是「今期流行」,「供『點子』讓設計師參考」,但強調AI不能完全取代人手,「最多是啟發靈感」。
香港紡織商會 楊朱
內地消息
六類化學纖維行業 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發布
近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和工信部發布了《合成纖維製造業(氨綸)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合成纖維製造業(錦綸6)清潔評價指標體系》、《合成纖維製造業(聚酯滌綸)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合成纖維製造業(維綸)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合成纖維製造業(再生滌綸)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以及《再生纖維素纖維製造業(粘膠法)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等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文件。文件適用於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清潔生產潛力與機會的判斷以及清潔生產績效評定和清潔生產績效公告製度,也適用於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證管理、環保領跑者等環境管理制度。
首月紡織品服裝出口增幅超全國貨物貿易
2019年首月,紡織品服裝出口恢復較快增長,增幅超過全國貨物貿易。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按人民幣計,2019年1月紡織品服裝出口1728.8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14.1%,其中紡織品出口787.3億元,增長19.7%,服裝出口941.5億元,增長9.7%。按美元計,1月紡織品服裝出口250.6億美元,增長9.2%,其中紡織品出口114.1億美元,增長14.6%,服裝出口136.5億美元,增長5.1%。
服裝RFID國家標準將於7月正式實施
國家標準《服裝商品編碼與射頻識別(RFID)標籤規範》正式發布,將於2019年7月1日正式實施。該項國家標準將加速實現供應鏈各環節數字身份統一,驅動服裝產業整體服務升級。該項國家標準對標籤寫入做了專項統一,標識零售系列化服裝商品,將賦予衣物材質、顏色、款式等記錄更多信息的編碼。標準實施後,服裝生產階段的出入庫流程將實現有效簡化,提升生產效率;銷售環節,門店可據此獲得用戶反饋,精準提供差異化解決方案;在用戶家庭中,衣物可被洗衣機、試衣鏡等智能終端無障礙識別,接入到並聯各級資源方的服務生態中。
內地GDP目標創30年新低 大規模減稅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13屆第二次會議於3月5日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布「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調降至6-6.5%,創30年新低。為刺激低迷經濟,李克強也宣布製造業等行業大規模減稅等振興措施。為了增強信心,李克強總理週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佈一籃子減稅措施,重點將製造業等行業稅率從現行的16%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稅率從現行的10%降至9% 。預計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兆元人民幣。
香港紡織商會輯
美國服裝進口回升 受加稅預期影響
2018年全年,美國進口紡織品及服裝(下簡稱紡衣,按標準國際貿易分類SITC65、84)總額為1272.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升5.13%。特點如下:
1. 美國服裝採購方向持續向一些低成本國家轉移,其中對孟加拉、巴基斯坦、越南和柬埔寨的進口增幅明顯。
2. 中國佔比谷底回升。1-6月中國佔美國總進口比重一度降至33.63%,但全年數據升至36.31%。其中紡織品進口同比升10.55%。
3. 美國預期加徵關稅的影響逐漸浮現:去年10月,美國對中國服裝進口量激增了19.2%,對越南等其他國家的進口量激增10.5%。但是隨著中美兩國談判推進,預計在3月1日之前談判結束。在沒有達成任何協議的情況下,美國對中國的紡織品服裝進口量將持續下滑。
(2018年全年美國紡衣進口情況詳附表)
香港紡織商會 楊朱
歐洲進口持續回升 趨勢持續成疑
根據歐盟組織統計,2018年歐盟進口紡衣(按標準國際貿易分類SITC 65、84)與2017年同期相比,持續微升1.9%。個別國家表現如下:
- 中美進口持續下跌。中國內地是歐盟市場第一大供應來源,2018年歐盟自中國進口仍然持續下跌,跌幅0.5%。佔比則為33.13%,比去年34%進一步下跌,是2016年(36.8%)以來連續第三年佔比下降。而美國進口則比同期跌2.2%,進一步跌至今年1.39%。
- 新興紡衣出口地榮辱互見。歐盟自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突尼斯、摩洛哥都有所上升,但其他新興市場如印度、巴基斯坦則下跌。
根據歐洲統計局資料,2018年11月份歐盟28個成員國平均失業率6.7%,創2000年1月份以來最低紀錄。展望2019年5月即將舉行的歐洲大選,上述公佈數字給予歐盟各國政府支撐助力,可證明經濟近年來強勁增長。唯一的問題是成長趨勢將會持續多久,鑑於日益增長的風險,如全球貿易爭端、英國脫歐或意大利的財政預算紛爭,皆讓歐盟的經濟預測更趨謹慎。
(2018年歐盟紡衣進口情況詳附表)
香港紡織商會 蘇文華
國際短訊
CPTPP協議正式生效 涉及人口超5億
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簡稱CPTPP)於2018年12月30日在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墨西哥和新加坡六國正式生效,並於2019年1月14日在越南正式生效,越南成為批准CPTPP的第七個國家。另外,文萊、智利、馬來西亞和秘魯將於協議審批程序完成60天后開始執行該協議。CPTPP協議國佔據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13%、涉及人口超5億。
孟加拉國對非傳統市場服裝出口額大幅增長
由於孟加拉政府刺激計劃和免稅市場准入,2018年7-12月,孟加拉對非傳統市場成衣出口達29億美元,同比增長36.21%。美國、歐盟、加拿大為孟加拉傳統成衣出口市場,澳大利亞、巴西、智利、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墨西哥、俄羅斯、南非、土耳其為其主要非傳統新興市場。
歐盟撤銷對柬埔寨EBA待遇
歐盟2019年2月11日宣布啟動程序對柬埔寨撤銷「除武器外一切都行」(EBA)貿易優惠,起因在於柬埔寨在最近18個月裡的捍衛人權和勞工權利方面工作的嚴重退步。柬埔寨製衣廠商協會(GMAC)呼籲歐盟仔細評估取消柬埔寨EBA優惠貿易待遇是否有利於提升柬埔寨的民主與人權發展,GMAC之聲明指出,柬埔寨現在很自豪能成為歐盟第6大成衣供應商,僅次於中國大陸、土耳其、孟加拉、印度與巴基斯坦。若歐盟暫停向柬埔寨提供EBA,將使成衣業的關稅提高至12%,鞋類產品的關稅提高至8%至17%。
巴基斯坦將允許棉花免稅進口
近年來,巴基斯坦的棉花種植面積逐漸減少,從而導致棉花產量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因此,為了滿足巴基斯坦的紡織工業以及其他領域的需求,該國財政部長在主持經濟協調委員會會議上,研究將允許棉花可以免稅進口。紡織業是巴最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最大的出口行業。近年來,巴紡織業受安全不靖、經營成本高、產品競爭力下降和國際市場需求不振等問題的困擾,發展遭遇瓶頸。
孟加拉國成衣工人罷工抗議低薪資
2019年1月13日,數千名替國際頂級品牌縫製成衣的工人離開工作崗位走上街頭,並與警察發生衝突。孟加拉經濟崛起十分仰賴全國數百萬名的低薪成衣工人,外銷成衣收入佔出口總額80%左右,主要買家包括全球服飾品牌H&M、沃爾瑪(Walmart)、特易購(Tesco)等。孟加拉國成衣工人最低工資本月調漲50%多一點,達到每月8000塔卡(約95美元)。但中階縫紉工認為薪資調漲微不足道,無法反映節節高升的物價,特別是房租。孟加拉國4500個紡織廠和成衣廠去年出口價值300億美元服裝,是僅次於中國大陸的全球第2大成衣出口國。
香港紡織商會輯
談品牌 – 從Zara 談起
最近Zara的廣告在國內也掀起一番爭議。焦點是廣告內的中國女模特兒李靜雯,因她是比較多雀班的,很多國內的羣眾認為這廣告辱華,原因是他們不覺得李靜雯的樣貌,她的雀班能夠代表中國,甚至亞洲女性的美。
隨著全球化的趨勢底下,這樣的事件將會越來越多,文化就好像一個鏡頭,在不同的鏡頭角度下,感受會截然不同。比如說在不同的文化總會有一些食物,自己覺得是美食,但對於其他文化的人,可能難以下嚥。舉例,中國的臭豆腐,日本人的納豆,西方人的芝士…而根據一些資料,全世界臭味數值最高的食物是來自瑞典的鹽醃鯡魚。同樣道理,好與壞,美與醜,時尚與否….全都沒有絕對,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詮釋。有時甚至一些功能性上的考慮也不會完全客觀,亦會隨著不同文化而有不同的表現。就正如叫一位男士去穿裙子,理論上應該是舒服的,但心理上卻是怪怪的。
在全球化的市場環境下,品牌的管理,書本上的金句是「Think Global Act Local」,亦有學者反建議説是「Think Local Act Global」。不管怎樣,就是要在國際化的同時體現每一個本土文化。一個簡單的例子是麥當勞,在不同的文化,麥當勞叔叔的形象都有些不一樣;在香港,我們的麥當勞有謝霆鋒式的漢堡包,在廣州麥當勞早上有豆漿,在巴黎的麥當勞大賣的是沙律。外表看,這些麥當勞餐廳都很相似,有一個環球(Global)統一的形象,其實內裏就很不一樣,很本土(Local)。
話說回服裝的品牌,簡單的從兩個層面看,就是功能性和感性的形象層面。面對環球市場,在這兩個層面上就要決定那些元素可以全球通用,而那些元素可以本土化一點。因工作關係,很多時候都會接觸到一些國際品牌的話事人,中國市場的服裝品牌顧問。不同場合都會分享心得。我的經驗是,他們大都重視數據或甚麼中國DNA,回歸基本,很少國際服裝品牌會從中國人的身材骨架着手,去研究中國人的身型。更粗陋的做法是將他們現有的尺碼做小一點。
簡單說,國際品牌管理就是怎樣在兩個層面(功能性和感性的形象層面),在國際化與本土化之間找一個平衡點。
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講師
廖泳新博士
tcliuws@polyu.edu.hk
紡織新技術—提升聚酯纖維廢料的價值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一直致力探索如何提升舊紡織品循環再造物料特性的功能,其中一項研究是開發固態聚合技術,加強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乳酸(PLA)等聚酯廢料的纖維或顆粒,同時減少其分解或形成不良副產品的情況。
這項目旨在確定固態聚合反應參數,以提升再造聚酯纖維的物理特性,例如分子量和特性粘度,有助這些纖維直接進入紡紗織造過程,或把經過處理的回收顆粒進行熔融紡絲,成為可紡的再造纖維。
低污染的高效固態聚合
聚酯纖維在使用和穿著過程中,無可避免會被磨損和消耗,以及經日曬、雨淋等環境因素和清洗過程,都會對聚酯纖維的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弱化,不利再使用這些物質。
這個固態聚合項目以有效回收廢舊聚酯纖維或材料爲出發點,運用不改變物料形態的固態聚合反應條件,提升變弱了的聚酯纖維或材料的聚合度,加强其物化性能。這個固態聚合技術可以充分利用聚酯材料的聚合特性,消耗較少能源。
此外,項目成果有望令棄置紡織品實現逐步回收重用,減低業界對原生纖維的需求,亦可吸引紡織業對回收的聚酯材料作更廣泛應用。
創新應用固態聚合
現行的固態聚合方法通常使用同一大小的顆粒狀物料,以加强通常用於塑膠和樹脂産品的聚合物、合成物料的物理特性。這方法常見於其他工業產品(例如PET膠瓶)的生產。這項研究則著重把新技術提升應用於聚酯纖維和材料的物化性能。
從舊紡織品回收PET和PLA後,用固態聚合的方法,通過加熱和抽真空的方法來增加兩者的分子量,整個過程約需六小時,令其物理特性可滿足紡紗織造的要求,並可考慮將其再經過熱熔處理再紡絲,製造更高價值的產品。
跟業內現行的方法不同,這項新技術能處理不同形狀和大小的物料──顆粒和纖維,能夠應用的範圍將更爲廣泛。
探索更為實際的用途
將回收PET和PLA物料的性能提升所需的固態聚合方法,程序簡單,可緩解紡織業對聚酯纖維不斷增加的需求。研發中的固態聚合技術大有可能擴闊循環再造聚合物紡織物料的應用範圍,爲紡織業帶來更多令人意外的裨益。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
總監(項目發展)姚磊博士
亞洲經濟:放緩而不是衰退
今年亞洲(日本除外)實際GDP增速料將放緩0.5個百分點至5.8%。受週期性放緩影響,我們預期亞洲增長放緩主要發生在上半年,下半年則基本持平。但確切時間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貿易動能以及IT行業放緩的程度。鑒於美聯儲暫停加息腳步、中國寬鬆政策全面發力、通脹依然溫和,預計2019年亞洲仍將保持良性貨幣環境。因此,儘管經濟減速,但我們相信今年亞洲將能避免陷入衰退。
亞洲處於週期後段何處?
經濟放緩
亞洲月度經濟活動指標已低於趨勢水平,歐盟增長停滯、美國經濟放緩對亞洲的影響可見一斑。出口疲軟、企業盈利下滑,將導致今年亞洲經濟增長從2018年的6.2%放緩至5.8%。考慮到中美談判尚無定案,且美聯儲未來的政策路徑仍不確定,市場日益擔憂與2014–15年類似甚至更糟糕的經濟大幅下行即將到來。
我們則認為,2019年亞洲增長將溫和放緩,但週期後段並不意味著衰退近在眼前 – 只要美國GDP保持正增長。在亞洲,企業與財政情況都指向增長不至於大幅度、持久地下滑。就中國而言,最令人擔心的莫過於債務負擔,中國政府持續出臺寬鬆貨幣政策與積極財政政策,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已從去年的低點復蘇。
2019年出口將現週期性放緩
中國之外的亞洲出口(外圍貿易集團)通常在美國經濟兩次大幅衰退的間隙放緩,2019年應該是又一個間隙期。除了全球增長放緩之外(瑞銀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18年的3.8%降至3.5%),關稅威脅也帶來不確定性。我們認為,關稅升高以及貿易爭端或長期持續的威脅,仍是拖累2019年第一季度貿易下行的一大隱憂,將導致亞洲出口在該季度轉為負增長。
中國1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因基數效應而回升,但環比數據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以3個月出口環比增速來看,韓國、中國和越南分別下滑4.6%、3.4%和4.1%,考慮到去年第四季度提前出口的影響,這種下滑趨勢可能在今年第一季度進一步加重。到下半年,貿易下行勢頭可能有所緩和,出口增速將在週期性放緩0–5個百分點後企穩(2018年增速為9%)。然而,隨之而來的第二波效應是企業資本開支放緩,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IT行業走軟、企業定價能力疲弱、中美貿易前途未蔔,導致資本開支放緩。
IT行業拖累工業生產
工業生產放緩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IT行業,尤其是北亞地區。例如,韓國無線設備、半導體、平板顯示器以及電腦等IT產品出口環比增長自2018年第三季度以來持續減速,目前均呈現收縮狀態。去年12月IT工業產值同比增速從8月時的峰值14%急劇萎縮至4%。更普遍而言,出貨量減少,而庫存增加,很可能導致工業生產放緩持續期拉長,今年大多數時間裡工業生產增速都將在低個位數徘徊。
企業定價能力不容樂觀
從宏觀層面來看,有兩個因素 — 投資與定價 — 能幫助我們評估增長放緩已至何處,尤其是全球週期性行業,例如IT和大宗商品。從定價來看,1月份亞洲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增長從2018年中時的高點4.4%跌至僅0.8%的水平,材料和化工產品價格尤其疲軟。整個北亞地區的主要電子產品價格仍處於跌勢。
原油、基本金屬以及化學品的供需情況已更為平衡,意味著生產者價格(PPI)不會再重演2015年大幅下滑的情景。但即使布倫特原油價格重回每桶75美元(CIO的12個月預測值),但美國與歐元區的消費者價格(CPI)通脹放緩0.5–1.0%,預示今年生產者定價能力疲弱。在上半年的小幅通縮之後,我們預期今年PPI增長僅0–1%。
投資進一步放緩
投資增長正在減速,我們預期至少上半年仍將疲軟。印度、印尼以及菲律賓的投資增長相對較高,且主要由基建驅動,其他地區則放緩,且是由企業驅動。韓國的投資衰退已進入第四個季度,但降幅正在緩和,且應會在第三季度轉為正增長。臺灣地區和馬來西亞的機械設備投資則停滯。
貨幣條件更為寬鬆
與去年相比,由於美聯儲暫停加息、中國出臺刺激經濟政策,貨幣條件變得更為寬鬆。受食品和能源價格走低甚至負增長影響,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回落,核心通脹有所緩和。所有這些都將推動境內債券收益率下滑,有助於在上半年營造出更有利於債券的宏觀環境。
多個央行紛紛釋出鴿派信號。截至目前只有印度已降息,作為大選前的一大舉措。地區性廣泛降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尤其是如果美聯儲語調更偏鴿派的話,但這不是我們的基準情景(我們預測聯儲將在今年9月再度加息)。
(本文僅旨在提供資料訊息,瑞銀不會就該等資訊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並不應被視爲是針對任何交易之招攬、建議或要約而構成任何形式之法律行為。©UBS 2016。本行三把鎖匙的標誌和UBS是UBS的註册和未註册商標。版權所有。)
瑞銀財富管投資總監辦公室經濟學家
韋輝廉 (Philip Wya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