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報151期,2022年9月13日出版
「逆向隔離」實施在即 本會與業界致信特首提「優化通關限制」建議
第五波疫情後,社區已建立一定程度的抗疫屏障,加上超過9成的疫苗接種率,香港已實現群體免疫,在確保公眾衛生的前提下,香港有條件、有需要進一步放寬入境檢疫措施,盡快部署適時與國際通關,鞏固香港競爭力。7月11日,本會聯同業界致信特首,指出工商界困境,同時呼籲優化通關限制,建議盡快擬訂與國內、外通關的路線圖之餘,應設立「商務通道」。
恢復正常人員往來的好開始
近月本港政策已有一定進展,8月港府公布「3+4」政策縮減抵港人士檢疫期,由7日隔離酒店檢疫變成「3+4」,即3日在檢疫酒店、然後4日家居醫學監測。9月初特首李家超與廣東省、廣州市及深圳市領導舉行網上會議,雙方就「逆向隔離」深入探討,並獲得粵深支持建議,同意設立專班推進落實,目前河套區作試點,隔離後可閉環進入內地。此方案會視為已滿足內地檢疫「7+3」的要求,提供一個可行、有系統的方法,讓港人北上,滿足港人需求。
久未通關令業界在內地營商遇上一定困難,實施此兩項政策為業界帶來便利,是兩地恢復正常人員往來的好開始。紡織及製衣界十分歡迎及支持,期望兩地能夠盡快展開對接工作,為工商界帶來好消息。政府日前已公布暫緩個別航線的熔斷機制,並縮短抵港人士酒店檢疫日數,逐步放寬檢疫限制,積極回應業界在通關問題上的痛點難處。
本會向特首提多項建議
隨著全球多個國家地區陸續重開邊境,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倘若因措施限制而變得封閉,窒礙內地及海外人士來港參展或工作,導致人才資金外流,將不利疫後經濟復甦,甚至影響香港國際商貿中心、國際展覽中心的地位,國際通關對香港至為重要。7月11日,本會聯同香港紡織業聯會及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陳祖恒議員,向特首提出以下建議:
- 為保持香港國際商貿中心、國際展覽中心的地位,建議盡快擬訂清晰的與國內、外通關路線圖,讓工商界、展覽業及跨國企業可盡早規劃明年工作安排,增強他們留港營運的信心。
- 全球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為入境檢疫政策鬆綁刻不容緩,建議設立「商務通道」,要求商務人士入境時申報7天行程,容許點對點閉環管理往返酒店和工作場所,期間禁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以豁免抵港隔離期,助力「與世界搶人才」。
- 同時建議放寬抵港隔離期,由現時的7日改為「4+3」,並配合電子手環做好抽查及追蹤工作。在居所條件許可下,入境港人可居家隔離4日,其後3日點對點往返住所和工作地點;入境旅客則可入住檢疫酒店,同樣採取「4+3」安排。
- 當局進一步放寬檢疫限制時,建議同步鼓勵市民接種第四針,以達致更高抗疫屏障,為將來全面通關創造有利條件。
- 因應與內地有序通關,紡織及製衣界支持當局研究「中途方案」,有限度減少不便,並建議重新起動兩地健康碼互認互通工作,及落實「安心出行」實名制,增加內地部門對重啟通關的信心,為通關締造有利的環境。
紡織及製衣界理解與國內、國外通關需按步就班,惟「背靠祖國,面向國際」是香港的獨特優勢,綜合各方因素,香港有條件、有需要進一步放寬檢疫措施,為將來全面通關作周全部署,懇請特首慎重考慮上述建議,進一步優化通關限制,以提高外商外資的營運信心,增加人才來港吸引力,鞏固香港國際商務中心及國際展覽中心的地位。
香港紡織商會 基斯
有「紡織大王」之稱的生產力促進局前主席方鏗於8月28日逝世,本會謹在此致以深切哀悼。
紡織大王方鏗8月逝世 本會深切哀悼
出生於上海的方鏗出身紡織世家,三代均從事紡織業,被稱為紡織界「四大家族」之一。父親方肇周創立的肇豐針織廠,早年向Gap及馬莎等提供衣料,被稱為紡織界「四大家族」之一,家族公司其後推出品牌如Episode、Jessica及Color Eighteen等。方鏗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系碩士,活躍於紡織界,曾任全國政協,1994年至2002年擔任生產力促進局主席,2004年獲頒金紫荊星章。方鏗推動成立紡織業聯會,團結香港業界,是對紡織業舉足輕重的人物。
本會會長朱立夫對方鏗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表示方鏗推動香港紡織及製衣業發展,備受業界敬重,成就有目共睹,代表本會謹對先賢的家人表達深切慰問。
香港紡織商會
參觀德國Techtextil及歐洲廠商設備 探索香港產業新方向
兩年一屆於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2022年德國Techtextil產業用紡織品展」於6月21日舉行,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產業用紡織品展,提供產業用紡織品以及不織布產業的產品曝光平台及創新議題的交流平台。本會朱立夫今年到訪觀展,順道亦到訪義大利等地,今期為本會會員介紹其觀察到的新技術領域的解決方案。
本屆很多參展商都以「可持續紡織」和「數碼紡織」為方向,匯集豐富產品及紡織技術,涵蓋產業用紡織應用、功能服裝布料,一站式提供符合市場需求之產品及技術。包含創新研發及技術領先的高性能紗線、功能性衣著用布副料及智慧紡織相關等百餘項產品,以「ClothTech & SportTech」、「HomeTech & ProTech」、「Accessories & Yarns」等三大主題展出。
2019年Techtextil的國際化指數創歷年新高,高達63%參觀買主來自外地,本會會長朱立夫也是其中之一。「對此次展會期盼已久,迫切期待漫長疫情隔離之後的面對面交流。就未來的紡織品解決方案技術深入探討。」探討話題包括熱熔紗、碳纖維、導電發熱紗的紡織產品,以及用於更高質量和更可持續建築的紡織品。此外,還展示了塗層復合的產品。
朱立夫亦到訪義大利等地,為本會會員介紹新技術領域的解決方案:例如造鞋一次成型完成方案、污水處理設備、塗層生產設備、全自動生產、金屬織造等。「許多客戶紛至沓來,專門了解最新的橫機創新技術,尤其是來自醫療、製鞋和汽車行業的跨產業客戶。」朱立夫指出,未來「款多量少」、度身訂造方案會主導紡服界,業界必須加快準備工業4.0全面來臨的一天。「本會亦希望助業界培訓更多具有相關知識的學生,會在安排一次介紹此種技術及應用。」
香港紡織商會 梁錦
中美復甦遇瓶頸 IMF同時下調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更新報告,預料今年內地經濟增長為3.3%,較今年4月時的預測下調1.1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基線預測顯示,全球經濟增速將從去年的6.1%放緩至2022年的3.2%,較2022年4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的預測值下調0.4個百分點。其中,發達經濟體在今年預計增長2.5%,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速預計為3.6%。
報告指出,美國的經濟增速在今年早些時候放緩,加之家庭購買力下降和貨幣政策收緊,使美國增速預測值被下調了1.4個百分點至2.3%。中國進一步採取防疫封鎖措施,且房地產危機加深,導致增速預測值被下調了1.1個百分點至3.3%,並且產生了重大的全球溢出效應。
IMF同時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下調0.4個百分點至3.2%。隨著貨幣緊縮政策產生效果,將明年全球經濟增長將預測下調0.7個百分點至2.9%。IMF又指出早前憂慮的風險正成為現實,包括歐美經濟體通脹高於預期,導致金融狀況收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烏克蘭戰爭帶來進一步外溢效應,對已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世界經濟而言,有關因素將產生進一步削弱效果。
IMF亦下調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測至2.3%,較4月時預測下調1.4個百分點,並將明年增長預測下調1.3個百分點至1%。歐元區經濟增長,則分別降至2.6%及1.2%,下調幅度分別為0.2個百分點至1.1個百分點。
香港紡織商會 謝軒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上任兩周,率先會見紡織及製衣界選委聽業界心聲
本會與業界代表出席與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會面,期間交流內容豐富,本會期待與局方緊密合作,支援業界發展,把握融入國家大局機遇。7月16日,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等官員,應全國人大代表、本會永遠榮譽會長會長陳亨利、本會會長朱立夫和紡織及製衣界立法會議員陳祖恒邀請,與選委及代表會面,就如何合作推動紡織及製衣業發展進行交流。
上任兩周先與紡織業界會面
業界感謝孫東在上任短短兩星期首先會面,體現對行業的高度重視。業界將與局方保持緊密合作,推動政府盡快為行業制訂全盤發展藍圖,進一步支援行業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完成國家「十四五」規劃給予香港的重要任務。
全國政協委員、旭日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本會榮譽會長楊勳提出,希望政府進一步支持行業融入國家發展,包括爭取內地監管部門承認香港的檢測報告,協助業界拓展內地市場,並加強與內地各方面交流。陳祖恒則指出,業界是香港創新研發的「大戶」之一,傳統產業結合創科,不但可促進香港經濟多元化,更可讓香港青年有更多出路,加強融入大灣區。業界有完整的產業鏈,加上連結大灣區的優勢,科研成果更容易轉化為商品,行業有能力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現時業界發展條件樣樣俱備,期望政府能為行業定下發展大方向、制定發展藍圖。
朱立夫反映業界希望在培訓專才方面得到更多支援,並期望政府能就各研發機構的項目進行統籌和協助,讓資源用得其所,同時在知識產權等領域加強協助紡織及製衣業,為業界參與「工業4.0」掃除障礙。而香港羊毛化纖針織業廠商會會長羅正杰則建議,政府可參考南韓等國家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支持有關行業發展的研究,並參考業界建議,制訂支援業界發展的整體策略。
孫東回應指指,政府會研究制訂產業政策,扶植優勢產業在港發展。他強調政府重視與業界合作,並會研究如何進一步支援業界的人才培訓、吸引人才;以及會支持業界在港建立智能生產線,同時致力促進「產學研」合作。孫局長對紡織及製衣業結合創科發展寄予厚望,本會感到非常鼓舞。我們將與局方保持緊密合作,推動政府盡快為行業制訂全盤發展藍圖,進一步支援行業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完成國家「十四五」規劃給予香港的重要任務。
香港紡織商會 李達
慶回歸 紡織及製衣界 創新科技手套阻病毒
趁著回歸25週年前夕,紡織及製衣界今日順利舉辦「防病毒手套」捐贈儀式,派發防疫福袋予小巴司機,支援抗疫工作。
香港紡織商會會長 朱立夫博士表示,今次很榮幸得到華潤旗下五間公司支持,為業界、為香港做點事,特別是可以減輕疫情對社會的影響。華潤醫療控股副總裁杜林先生指出,是次捐贈活動希望可以為小巴司機和所有社會前線的服務人員打氣。「這是回歸25年來最好的一個活動,大家共同為香港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由公共小型巴士總商會會長凌志強先生代表公共小型巴士總商會和小巴業界接受福袋捐贈。
出席本次活動的有:香港紡織商會會長朱立夫、香港紡織商會永遠榮譽會長潘陳愛菁、香港紡織商會副會長楊詩傑、華潤醫療控股副總裁杜林、華潤燃氣董事會辦公室副總經理楊愷、華潤創業綜合研究總監葉文斌、華潤置地(海外)有限公司社區發展副總監甘文鋒
香港紡織商會 余青
邁向創新及科技發展(十一):生物基化學纖維發展 (上)
每年人們都扔掉大量廢舊紡織品,而目前大多的舊衣處理仍採用堆填或焚燒的方式,都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雖然回收廢舊衣物,能夠促進資源的循環再用,但在實際過程中,社會尚未建立有效的廢舊衣物回收、處理、加工和再利用方面的系統和運行模式,況且,合成纖維如聚酯纖維(滌綸)、聚醯胺纖維(錦綸)等的回收再用,會令「微塑膠(Microplastics)」持續衍生,影響生態環境及人類健康。
隨著技術的進步,科技人員已經推出了基本上由被稱為生物纖維的可再生資源生產的纖維。這些生物纖維在其製造階段也更具可生物降解性、可堆肥性和環保性,可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什麼是生物基紡織纖維(Bio-based Textile Fibre)?
「生物基」是指全部或部分來源於生物質:例如植物和蔬菜等的材料,來替代石油等來源。生物質紡織纖維基本可分為:
(a) 生物質原生纖維:主要以棉、毛、絲、麻等纖維為代表的生物質原生纖維,雖然它們可生物降解,但可能不被視為可持續纖維,因為它們不是在有機標準種植,會使用合成有毒殺蟲劑、合成肥料或基因工程;
(b) 生物質再生纖維:主要以竹漿、麻漿纖維、蛋白纖維、海藻纖維、甲殼素等纖維,直接溶劑法纖維素纖維等生物質再生纖維迅速發展;
(c) 生物質合成纖維:主要以PLA(聚乳酸)、PHA(聚羥基鏈烷酸酯)等生物質合成纖維已突破關鍵技術,我國部分產品產能及素質在世界領先地位。
我們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基紡織纖維並不意味著一定可生物降解。有些生物材料是可生物降解的,例如PLA、PHA等,但有些生物基紡織纖維則不是,例如生物基尼龍如(PA56)或生物基聚酯如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此外,儘管來自石油來源的大多數合成纖維是不可生物降解的,但有些可生物降解材料的一個例子是PBAT(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香港紡織商會榮譽顧問何繼超博士
國際短訊
越南對美洲市場出口強勁復甦
2022年,越南對美洲地區市場出口金額有望達1300億美元。其中,美國市場和CPTPP市場增長最高。美洲市場在疫情后強勁復甦,為促進越南強勢產品出口創造許多機會。 2022年前7個月,越南對美洲地區市場的出口額近77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2%。其中,對美出口成為亮點,出口額達667億美元,同比增長23.7%。
孟加拉國2021-2022財年成衣行業出口收入超過426億美元
據孟加拉國《金融快報》報導,孟商品出口收入在剛剛結束的2021-2022財年,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同比增長超過 34%,至520.8億美元,其中,服裝出口表現尤為搶眼。在520.8億美元總出口收入中,成衣行業出口收入426.2 億美元,比上一財年增長了35.47%。具體來看,服裝行業中,RMG的針織品從出口業務中收入了232.1億美元,增長了36.88%。過去8個月以來,梭織服裝出口收入193.9億美元,增長了33.83%。此外,在本財年的前 11 個月中,家紡出口增長了 43% 以上,達到 16.2 億美元。
棉價飆升 印度農民擴種創新高
目前印度各地新棉長勢良好,由於去年棉價飆升,促使農民大面積擴種棉花,植棉面積都創下歷史新高。據印度農業部的最新統計,截至8月5日,印度棉花播種面積達到1211.3萬公頃,同比增長6.72%。但隨著部分地區的降雨增多,可能引發病蟲害,因此未來半個月的生長情況非常關鍵。此外,降雨延遲可能影響到作物的生長,新棉上市時間有可能出現變化。印度國內供應緊張已經使棉價明顯回升,一旦新棉上市延遲,可能會促使棉花價格進一步上漲。
香港紡織商會輯
「編織深水埗」 針織工藝融入社區
由羅氏針織牽頭,夥拍深水埗民政事務處、香港紡織業聯會及香港羊毛化纖針織業廠商會舉行的Yarn Bombing@SSP編織深水埗街頭藝術活動,民政事務處邀請了深水埗區內小數族裔人士及老師學生以「夏日蔬果」為主題,設計一系列角色,並由羅氏針織以環保尼龍為材料製作成針織公仔,為街道添置新裝。讓大家近距離欣賞這個工藝的精粹和奧妙之處,並打破服裝製造業的傳統框架。
特首向小小設計師了解設計理念
適逢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親自到訪深水埗區期間,亦被各款生動可愛的針織蔬果吸引,專程參觀Yarn Bombing@SSP展區並駐足細看。特首更特意邀請負責設計織物角色的學生帶同針織品,大談他們的創意來源。
同時,這項街頭藝術活動更獲得香港電台的青睞,除了邀請設計師向大眾分享他們的設計意念外,節目主持更與羅氏針織工作室總監何家和進行訪問,透過大氣電波與觀眾講解針織品的製作過程及工序詳情,讓大家了解針織工藝用以製衣以外的無限可能。
響應政府提倡 積極推動再工業化
特區政府一直積極推動再工業化,致力促進本港創科發展。為配合再工業化的步伐,羅氏針織於荔枝角成立實體工作室,由富有經驗的自家工匠主理生產線,為顧客提供個人化針織產品,以及與不同範疇的設計師和藝術家合作設計新產品及舉行展覽,期望可化身成一個一站式的文化交流平台,向市民推廣針織工藝和藝術文化的奇妙之處。
資料來源:香港羊毛化纖針織業廠商會
挑戰與機遇並存 下半年中國紡織外貿壓力增大
今年上半年,儘管受到全球經濟走弱、地緣政治衝突和國內疫情散發等超預期因素的衝擊,中國紡織行業仍承壓回升,呈現了產業鏈較強的發展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紡織業、化纖業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8%和84%,較上年同期分別回落1.7和2.1個百分點,但仍高於同期全國工業75.4%的產能利用水平。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9%,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8.7個百分點。 1-7月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減少5.6%。
在內需下滑的同時,紡織服裝外貿出口則實現穩定增長。中國海關數據顯示,1-7月,中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1893.5億美元,同比增長12.4%,其中紡織品出口898億美元,增長11.9%,服裝出口995.6億美元,增長12.9%。
展望全年,國內外形勢更加錯綜複雜,全年實現平穩運行面臨多重挑戰。一是國際市場需求走弱風險增大。歐美通脹持續高企,零售商庫存壓力增大,採購需求放緩,大量訂單被取消。二是受經貿摩擦、訂單轉移等因素影響,中國在美國的市場份額有較大下降。上半年,美國市場上,中國份額減少4.6個百分點,越南、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份額則分別增長1.8、1.0、2.0和0.5個百分點。三是海外供應鏈較快復甦,訂單轉移呈現加速跡象。上半年,越南紡織服裝出口增長12.1%,1-5月,孟加拉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出口分別增長33.9%、17.4%和20%。四是供應鏈瓶頸有所緩解,但海運費降低仍有下調空間。今年7月,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比今年1月最高峰降低7.7%,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高出16.5%。五是近期國內棉花、棉紗價格雖因內需低迷而下調,但化纖原料受石油價格帶動仍處高位,對我出口盈利產生較大壓力。六是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劇,以“涉疆法案”為標誌的中美經貿摩擦影響凸顯,出口企業面臨的不可控因素增加。 6月,歐洲議會通過了和實施“貿易工具”相關的決議,也表明歐盟在向美國靠攏,限制中國產品的可能性增加。
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全球2022年GDP增速預測從4月份預估的3.6%降至3.2%,將美國2022年GDP增速預測從4月份的3.7%下調至2.3%;將2022年日本經濟增長預測從4月份的2.4%下調至1.7%;將歐元區2022年的增長預期從4月份的2.8%下調至2.6%;預測2022年俄羅斯經濟萎縮6.0%。 IMF表示,經濟衰退的風險在2023年將尤為突出。可以預見,下半年外貿形勢將更加複雜嚴峻,我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將面臨國際需求走弱、海外供應鏈競爭和經貿摩擦的多重壓力與風險挑戰。
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
業界消息
安踏集團上半年收益超259億元
安踏集團發布2022年中期業績報告,集團上半年實現收益259.65億元,同比增長13.8%,增速超出市場預期。其中,安踏品牌增長26.3%至133.6億元,增速居行業前列。上半年,安踏集團加大數字化投入,確立「以門店為核心」的數字化戰略。集團線上業務收益同比增長超20%,佔比增至28.9%。
H&M發布中期數據
服裝巨頭 H&M 連續第二個季度超出市場預期。公司在3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的稅前利潤為 47.8億瑞典克朗,同比增加11.9億瑞典克朗,利潤大大高於預期的39.6億瑞典克朗。與此同時,淨銷售額增長17%,達到545億瑞典克朗。但仍然存在許多挑戰,包括貨物供應的中斷和延遲,以及通貨膨脹。6月銷售額同比下降了6%,中國的15家商店也因為疫情暫時關閉。
魏橋綠色智能印染項目首條生產線貫通
近日,位於鄒平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魏橋特寬幅綠色智能印染項目首條生產線實現貫通試生產。該項目是該企業打造集「智能紡織、智能染整、智能服裝、智能家紡」於一體全產業鏈智能工廠的重要一環。新的生產線計劃於9月份正式投產,啟動老廠區設備拆遷及改造升級工作。項目全部達產後,可形成年產高檔印染面料8000萬米、高檔印花面料3000萬米生產規模,在能耗和用工方面可比原先節省30%。
香港紡織商會輯
以人工智能創新人體工學設計鞋履
2021年,全球約5.37億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預計到2030年,病患人數將增至6.43億。糖尿病者逐漸增加,治療和預防糖尿病潰瘍為經濟、社會和公共衛生帶來沉重的負擔,同時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糖尿病患者鞋履和鞋墊的設計,目的是減少足底壓力、足部疼痛和潰瘍的風險。然而,到目前為止,相關設計的減壓性能仍無法得到有效控制。這個由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AiDLab)開展的研究項目旨在開發人工智能(AI)算法來分析動態中的三維足部形狀,並預測足底壓力,結合物料科學,推進糖尿病患者穿著的鞋類設計,為功能性鞋類設計提供了新的方向。
人類的腳部結構非常複雜,其形狀和尺寸在負重和行走時,會隨著腳的旋轉而變形。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結構由於周邊神經病變和血管疾病等因素而變異,容易出現足部變形,例如:爪狀趾、內翻、拇指外翻、錘狀趾、扁平足、夏科氏足等。糖尿病患者的前足較寬,影響鞋墊的設計和壓力參數。此項目提供了一種科學方法來解決鞋履和鞋墊設計的複雜性,以創新的方法在步行過程中進行足部掃描,通過對高清晰度的三維足部圖像進行深入算法及分析,可以精確地描繪動態時的足部形狀和足底幾何形狀,進行步態的生物力學分析,優化設計。
在臨床實踐中,鞋墊的選材十分重要。此項目另一重點是開發AI算法,提供準確的醫學診斷,通過輸入腳印和鞋墊材料的特性,便可準確預測足部和鞋墊之間的界面壓力。 這不僅能減少了評估鞋墊性能的操作時間和成本,而臨床診斷時更能準確地處方矯形鞋墊、修改和更換鞋墊,從而預防足部潰瘍,讓患者保持獨立和提升生活質量。
泡沫橡膠等傳統鞋墊軟材料可以緩解足底壓力或增加腳掌接觸面積,具有良好的卸載效果,但缺乏透氣和吸潮等功能。 本項目開發了一種新穎的鞋墊設計,利用嵌體編織結構提供良好的孔隙率,不僅可以緩和足底壓力,還可以減少鞋內水分和熱力的產生。與傳統材料相比,新型紡織鞋墊在調節足底和足跟區域的皮膚相對濕度方面具有極佳性能,更可提高舒適感。
資料來源:香港理工大學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
訂單外流 廠商叫苦 本會呼籲政府助港企「走出去」
今年廠商正遭遇罕見的冷清,出現嚴重訂單外流現象,在外地設備大幅提升、具競爭力薪資夾擊之下,廠商處境越發艱難。本會呼籲港府趁此機會協助港企升級轉型、在成本較低地區建立工業園區,幫助廠商度過艱難時期。
協助加快在建立港商工業園區
本會會長朱立夫表示,訂單離開往東南亞轉移,是目前難以改變的趨勢,「港府應協助港商升級轉型,而對於希望在成本較低地區生產的廠商,亦應提供協助加快在建立港商工業園區,為港企作一條龍服務及協助轉移,包括協商處理人材、廠房、發電、污水處理、生活住房等。目前一些已發展地區如新加坡,亦有提供這種服務。」
新冠疫情爆發前,中國內地出口訂單就有外流現象。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21年中國內地佔美國棉製紡織服裝進口份額從2019年的23.5%降至17.1%,佔棉製服裝進口份額從2019年第一位降至第二位,取而代之成為第一大供應國的是越南。2022年前4 個月,進口份額更降至15.3%,已被越南和孟加拉超越;佔棉製紡織品份額下降到 24.4%,位居印度之後。內地媒體《第一財經》採訪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業務負責人,指出下半年中國內地紡織服裝訂單轉移可能呈加速態勢,轉移規模在100億美元左右。其中棉紡織品訂單轉移在20億美元左右,服裝轉移規模在80億美元左右。
訂單轉移情況嚴重
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估算,2020年上半年中國內地紡織服裝訂單轉移規模為60億美元左右,其中棉紡織品訂單轉移規模為10億美元左右,服裝轉移規模為50億美元左右。棉紡織品訂單主要轉移到印度,服裝訂單主要轉至孟加拉、越南、印度、印尼和柬埔寨等國。調查中有85%的企業表示,客戶訂單外移較為明顯。26%企業表示客戶訂單外移比例在30%以上,39%的企業表示,客戶訂單外移比例在10%到30% 之間。僅15%的企業表示,當前客戶訂單較為穩定。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7月對企業做問卷調查,參與此次調研的企業中,有30%都是中小企業。問卷調查顯示,90%以上的企業稱,當前在手訂單排期較去年下半年及四季度而言有所縮減。約59%的企業訂單排期在13個月,28%的企業訂單排期可至3到6個月,13%的企業表示訂單嚴重不足,僅可維持1個月內生產。有會員對本報表示,「2020年初開始原料成本價格上升,令利潤被成本侵蝕,但2022年情況則是訂單大幅減少,甚至比去年減少四成。」
競爭對手人工支出降低,設備完善化
目前訂單轉向外地,亦與當地人工支出降低,設備完善化有關。有會員向本報表示,「以土耳其為例,工人月薪只需要300美元,但工廠設備非常完善、比中國內地更先進,更環保;對美國免稅,地點又對歐洲有利,同時亦是產棉大國!目前印度、巴基斯址和土耳其設備都大幅更新,與我們落差越來越大,訂單亦一去不復返。」另一位會員表示,目前孟加拉的工人月薪只需80美元,難怪搶去大量訂單。
但是從全局來看,訂單外移,對於產業結構的調整可能會有幫助。目前不少訂單還是在港企或內地企業手上,現在會是廠商「走出去」的契機,也是應對關稅壁壘的策略之一。
香港紡織商會 蘇文華
香港消息
港府調低全年GDP增長預測至「-0.5%至0.5%」
政府統計處早前公布,香港2022年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GDP)預估數值,季度GDP按年收縮1.4%,為連續兩季按年收縮。港府今日收市後公布第二季GDP修訂數值,將上季GDP按年收縮幅度修訂為1.3%,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增1%。港府同時表示,因應考慮到上半年經濟表現遜於預期,以及環球經濟前景急劇惡化,今年香港GDP增長預測由5月時覆檢的1%至2%,向下修訂至-0.5%至0.5%。
本港零售銷售按年上半年跌2.6%
政府統計處公布,6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77億元,按年下跌1.2%,而上半年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下跌2.6%。政府發言人表示,零售業表現在第二季改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季大幅反彈,按年溫和增長。然而動力在季內後期隨着本地新冠病毒確診數字回升和多家主要央行大幅加息而減弱,6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輕微下跌。按零售商主要類別計,服裝跌4.0%,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跌8.6%。
香港7月出口跌幅擴大 進口由升轉跌 均差過預期
政府統計處公布,香港7月出口跌幅擴大,由6月的6.4%,擴大至7月的下降8.9%;進口亦由6月的升0.5%,轉為跌9.9%。7月有形貿易逆差276億元。按國家/地區分析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下跌7.8%。此地區內,輸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跌幅,尤其是日本(跌17.5%)、中國內地(內地)(跌10.7%)。另一方面,輸往印度(升33.2%)、新加坡(升26.5%)、馬來西亞(升23.7%)和越南(升19.7%)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升幅。
香港紡織商會輯
供應鏈癱瘓 美棉庫存產量均達歷史低點
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全球棉花供需預測月報,由於美國棉花重鎮產量下滑,USDA宣布下調美國棉花預估產量,由於調降幅度大於市場預期,棉花期貨應聲飆漲至近 10 年高點。具體特徵如下:
美棉產量大跌、供需失衡棉價飆升:由於主要生產地區德州產量不如預期,美國今年棉花產量預估值下修273.7萬噸,大跌107.8萬噸(28.3%),產量下滑消息傳出後,紐約 3 月到期棉花期貨上漲 2.6% 至每磅1.1899 美元,達2011年7月以來活躍合約高點。棉花去年共飆漲44%,主因在於市場預計全球棉花連續第兩年供應短缺。
庫存歷史低點:除了生產面外,全球運輸瓶頸仍存,使供給無法及時到達目的地,買家僅能利用當地庫存。USDA 指出,航運問題正影響棉花運送。棉花現階段持續上漲不只是因為供給短缺,還包含棉花沒有準時運送至需要的地方。據洲際交易所 (ICE) 統計,美國倉庫棉花庫存已接近歷史低點,截至去年12月底時已下降 99%,如今產量進一步下滑恐使供需失衡難以解決。
需求變化不大:全球消費預測幾乎沒有變化,中國略增1.4%,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都大致不變,整體而言全球庫存減少42.5萬噸(2.3%)。
香港紡織商會 謝軒
疫情打擊持續 香港紡服出口低迷
據港府統計處資料,2022年首七個月,香港紡織服裝出口金額為478.5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0%。儘管全球經濟重啟,而且去年基數較低,可是紡織品出口依然低迷。其中服裝出口繼錄得310.32億港元,繼續下跌12.8%;紡織品168.2億港元,大跌30.6%。
香港靠近口罩等個人防護裝備的主要生產基地,並與世界各地緊密聯繫,因此於疫情期間在分銷方面得以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抗疫有關的紡織品出口,包括口罩和相關材料,於2020年佔本港紡織品出口17%。不過近期來自這些發達市場的需求大減,因此美國與歐盟(及英國)紡織出口分別大跌30.6%和3%。另一方面,在家工作料會成為新常態,人們對正裝的需求相信會減弱,美歐服裝出口分別大跌21.2%及18.1%
亞洲依然是香港紡織品出口的主要市場。香港對亞洲服裝市場的整體出口有所增長,但仍低於疫情前水平,其中中國內地下跌13.4%、東盟唯一增長10.1%。新冠疫情導致2020年香港紡織品出口減少16%,是過去15年(2006至2020年)來的第二大跌幅,也是繼2009年大跌19%之後的最大跌幅。
展望未來,香港紡服出口整體趨勢仍不樂觀,香港紡服經濟活動仍低於衰退前的水準。生產設施持續從中國內地遷移到南亞和東南亞,難免導致香港服裝出口下降。而且疫情及社交距離對紡服業打擊相當大,全球服裝消費前景仍不明朗。香港紡衣出口結構早已由本地產品出口為主轉為經港轉口為主,目前兩者比例接近1:99。隨着本地紡衣生產式微,出口已成微不足道,近年亦以每年雙位數字跌幅下降。
香港紡織商會 余青
創新的混紡技術
使用混紡纖維製成的衣服,可為產品增加多種功能,例如滌棉混紡(Polyester Cotton blend),既可令衣服更耐穿又防皺。所以混紡衣物具廣泛的應用,亦是一個熱門的研究議題。早前,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開發兩項紡織技術,來提升混紡衣物的功能。
吸濕導汗又舒適的聚乳酸纖維紡織品開發技術,透過纖維不規則的截面來加強聚乳酸長絲的毛細效應,改善導濕功能;再採用獨特的紡紗方法,形成海島型或皮芯結構的混紡紗線,提高聚乳酸紗線的吸濕性。最後,技術進一步利用多層針織結構來加強聚乳酸面料的吸濕排汗性能。經測試證明,這種創新技術開發的紡織品比起一般的聚乳酸製成的織物,其吸濕排汗功能更為理想。
隨著時代進步,社會對衣服的功能需求日益提升,例如對制服或床上用品的防火阻燃功能及安全性要求大大提高。芳綸纖維(Aramid)具有出色的耐熱和阻燃效果,然而價格高昂,未能普及使用。研發中心與理大另一合作項目具有阻燃性的高附加值紡織品生產技術開發了具特殊結構的紗線,透過改變紗線的纖維排列分佈,令紗線中的阻燃纖維條和混紡纖維條呈不連續排列狀態結構;加上特別設計的布料結構,加強了阻燃效果。測試顯示,這種創新紗線可顯著提高芳綸纖維成份在混紡紗中的阻燃效能,具有比同類產品更好的阻燃效果。
除了以上兩個項目,研發中心亦開發了創新的混紡技術提升產品的功能,例如保溫、增加紗線強度、提升染色效率。這些混紡技術操作簡單,容易應用,歡迎業界查詢 ( info@hkrita.com )。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
總監(業務拓展)
陳念群
超強韌的仿蛛絲超級纖維
高性能纖維具有高的拉伸強度,故被廣泛應用在運動和軍用服裝、戶外活動用品、場地佈置等領域。高性能纖維目前的主流產品是碳纖維,還包括芳綸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然而,在材料科學中,材料的高強度和高韌性之前總是有著內在的矛盾,因此這些主流的高性能纖維通常韌性較低,造成其延伸性差、加工性能較弱和使用壽命較短,以至未能廣泛應用。製備兼具高強度和高韌性的纖維是一項兼具的技術挑戰。
有見及此,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基於智能保護材料和仿生技術方面的經驗,研發出了一種擁有類似蜘蛛絲分子結構的仿生超級纖維。在研發過程中,團隊通過在仿蛛絲超級纖維基體材料內部放入吸能納米粒子以及成核劑,然後對其進行熔融紡絲以及熱牽伸處理獲得連續的高強度和高韌性的紗線。其中,成核劑在紡絲過程中使得分子鏈有序的排列和結晶,形成類似蛛絲的結晶區結構,可提升纖維的強度。同時,嵌入纖維內部的吸能納米粒子起了類似蛛絲的α-螺旋結構作用,能使纖維在拉伸或彎曲過程中吸收外界能量,使其韌性提升從而纖維不容易斷裂。仿蛛絲超級纖維的拉伸強度可達到2100MPa,與目前主流高性能纖維相當,但韌性 (186MJ/m3) 卻高出目前主流高性能纖維至少兩倍之多。經過100萬次的彎折韌性測試後,該仿蛛絲超級纖維仍不會斷裂。仿蛛絲超級纖維的單絲直徑最細可達4微米,約是人類頭髮的十五分之一。仿蛛絲超級纖維的製備方法具有簡便、高效、可量產、成本低等優點。此外,仿蛛絲超級纖維也有優異的抗紫外線性能,可用作輕薄柔軟的運動、戶外或職業安全防護布料、軍用服裝、帳幕、降落傘、以及安全繩、及網類產品等。
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
香港紡織商會舉辦「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分享會」
7月5日,香港紡織商會舉辦「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分享會」,主講嘉賓為全國政協委員、旭日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本會榮譽會長楊勳,出席人員包括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紡織業聯會會長、本會永遠榮譽會長陳亨利、本會永遠榮譽會長、河北省政協委員陳愛菁、紡織及製衣界立法會議員陳祖恒,以及本會的會員,一起分享和交流對習主席重要講話的體會。
習主席在慶祝大會講話中指出,「一國兩制」是好制度,沒有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給香港派了「定心丸」,習主席還提出了對香港的三個「全力支持」。商會同仁表示,習主席對香港同胞的感情及關心溢於言表,令人動容,衷心感謝習主席對香港的支持。業界定會牢牢把握內地龐大發展機遇,同時積極「走出去」,發揮行業優勢,為連接祖國與世界出一分力。在推進改革方面,業界亦會繼續推動政府制訂全盤工業藍圖,讓傳統工業結合創科發展,助力香港發展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國家構建更大範圍、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新格局中作出更大貢獻。
香港紡織商會
業界同心同德 為特首齊獻策
行政長官李家超連月來就其首份《施政報告》展開公眾諮詢,馬不停蹄走訪多處聆聽各界意見,紡織及製衣界團結一致,竭力支持特首工作,我隨即展開業界諮詢工作,聽取業界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意見,業界反應非常熱烈,我並於9月8日向特首反映業界多項建議,與特首同心同力,攜手為香港推動良政善治,創建發展動能。
事實上,李家超特首由參選到當選,由撰寫參選政綱到其首份的《施政報告》,一直秉持著「我和我們同開新篇」、與各界攜手合作的團結精神。紡織及製衣界一直與他合作無間,他宣佈有意參與特首選舉時,業界率先公開聯署支持:他撰寫參選政綱時,業界一呼百應向他提交聯合建議,不少建議更被納入其政綱中,包括推動香港「再工業化」進程,鼓勵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商品化,又承諾協助中小企推廣和拓展業務,增加國際競爭力。
特首說到做到,上任不久,即以實際行動回應業界要求,包括進一步優化「出口信用擔保計劃」、「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及「BUD 專項基金」,同時又接納業界建議,推出一萬元消費券及「保就業」等措施,做到以結果為目標,可見特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李家超特首的首份《施政報告》,業界當然非常重視,因此我於9月8日向特首反映業界多項建議,包括爭取盡快通關,設立「商務通道」;加強支援業界結合創科進行「再工業化」,並為行業制訂發展藍圖,同時優化各項資助計劃,為業界創造發展動能。
我亦向特首提出,增撥資源支持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發展,包括在北部都會區建立研發中心,及在大灣區設立據點,加強支援業界設立智能生產線,開發試驗性生產,製造高端、個性化、小批量產品,再而量產,推動行業結合創科發展,將香港建設成國際創科中心。
同時,我建議加強創意香港(CreateHK)及 投資推廣署(InvestHK)職能,例如後者可主導提出稅務寬免政策,吸引內地龍頭企業落戶香港進行研發及設計工作;向製衣業訓練局(CITA)增撥資源,提升造辦承辦力;在文體旅政策中加入時裝設計元素,塑造香港成為中外文化之都 ,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
最後,我建議政府利用經濟及科學數據,為創科發展制訂績效指標(KPI),以量度政策對整體經濟貢獻;同時制訂人才政策,吸引國內外創科及業界人才,推動工商界發展。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臨香港,發表「四個必須,四個希望」重要講話,《施政報告》提出的政策,必須貫徹落實習主席的講話精神。紡織及製衣業作為香港科研的「大戶」之一,加上香港有出色的科研及學術機構,業界絕對有信心、有實力打造更多高質素產品、國際級品牌,鞏固大灣區創科及文化產業,期望特首接納業界意見,攜手為香港創造發展動能,為國為港作貢獻!
紡織及製衣界立法會議員 陳祖恒
會務活動
6月4日,永遠榮譽會長潘陳愛菁、會長朱立夫、副會長楊詩傑、副會長關淑敏與副監事長宋敏之本會參與合辦新冠疫苗接種日活動,在尖沙咀新都專科醫療中心為市民接種第一、二、三及四針疫苗,並派送抗疫包。圖:會務活動1
6月15日,會長朱立夫及副監事長宋敏之帶領本會開始新項目「纺織時尚製衣行業與學生連接」,與18位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準畢業生會面,他們分別來自設計、內衣、 針織、運動服、技術、 零售、營銷等科目。朱會長分享在行業五十年的經驗,讓學生更明白行業的多元化和發展機會。本會已發出這18位準畢業生的資料,對學生有興趣的會員可直接或經商會與他們連接。圖:會務活動2
7月18日,會長朱立夫、永遠榮譽會長黃守正、副會長關淑敏、秘書長蕭勁樺與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本會常務副會長陳祖恒出席由香港紡織業聯會、立法會(功能界別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陳祖恒、製衣業訓練局主辦,本會作為支持機構的「紡織及製衣界 - 時尚創科展覽會」,時尚創科展覽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25 周年,並邀請香港研究機構和初創公司展出其創新紡織品、時尚產品和科技,包括內地和香港合作研發的成果。
圖:會務活動3
7月22日,會長朱立夫出席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舉辦的「香港.創.新工業」高峰論壇,就香港工業發展與政府及各界分享看法,並與業界的專家、學者、領袖們交流。論壇雲集200多名政府官員、工商界領袖和學者參與,探索新形勢下,香港「再工業化」的廣闊前景,以及如何借助創新科技振興本港製造業,以期成為未來香港經濟的新支柱。圖:會務活動4
8月6日,本會協助安排20多位參加時裝創意培養計劃(FIP)及設計創業培育計劃(DIP)的年輕人,參觀香港中大實業有限公司的紡織機械及設計展示廳,會長朱立夫分享了未來紡織及時裝業的持續發展趨勢及技術。圖:會務活動5
8月15日,會長朱立夫、永遠榮譽會長黃守正及蕭盧慕貞帶領會員到訪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了解紡織業的創新材料及商業化應用,NAMI研究發展總監李基凡博士及其團隊向會員做了精彩的分享。圖:會務活動6
9月2日,會長朱立夫及副監事長宋敏之出席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開幕典禮,學院前身為紡織及服裝學系,1957年起開辦紡織相關課程,此時升格為學院,有助行業抓緊發展機遇,謹祝學院繼續培育行業人才,造福業界。圖:會務活動7
香港紡織商會輯
本會首辦聯誼午餐會 會長力邀新會員入會
為加強會員聯誼及瞭解會員服務需求,香港紡織商會本年開始安排會員聚會,未來亦將定期舉行,向會員分享商會事務及最新資訊及商機,並將會員的聲音向特區政府進言獻策。首次「會員聯誼午餐會暨政府基金申請介紹會」已於6月10日中午順利完成,半百會員出席交流,場面熱鬧。
會長感謝會員支持 迎25週年華誕 壯大影響力
聚會先由本會永遠榮譽會長、全國人大代表陳亨利分享香港及國家未來發展大局;其後由會長朱立夫介紹商會近期事務及會董會換屆事宜。會長朱立夫感謝各會董、會員的支持,並表示本會即將迎來25週年華誕,為壯大商會的影響力,會長力邀各位會員屬下附屬公司加入香港紡織商會,另外,也請各會員幫助邀請新會員入會。
本會協助及轉介屬下會員企業(包括有興趣加入本會之香港及內地背景企業)申請香港政府資助基金,今次聚會本會亦邀請了與基金申請息息相關的組職代表——香港生產力局,分享對會員有用的資訊。香港生產力局主席林宣武與BUD基金主管葉沃建、中小企一站通高級經理葉愛莉介紹政府中小企業資助基金及申請服務。
香港政府資助企業發展基金申請之顧問服務
目前香港企業(包括內地在港註冊公司),可申請香港特區政府支援企業發展各類基金(包括TVP科技券計劃、BUD專項基金申請、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EMF、清潔生產夥伴計劃等),各項基金資助額從60萬至1500萬不等,資助百分比為 50%-75%。生產力局對各項基金分別詳細介紹,並表示生產力局將會協助會員尤其是中小企申請資助,為會員開拓新市場提供支援。
另外,本會亦邀請了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到場分享各種紡織新材料新功能。該機構為香港科技大學附屬機構,並由香港政府創新科技署指定為納米技術和先進材料的研發中心。NAMI專注於由市場主導的納米技術和先進材料研發工作,並致力促進技術商品化及再工業化。作為由市場需求主導的納米技術和先進材料之研發樞紐,致力促進各相關行業的技術提升及商品化。
NAMI高級發展業務經理何美慧表示,NAMI擁有各項創新技術以支援及與業界合作進行先進材料的領先應用研究及技術轉移,達至技術成果商品化。利用納米科技研製的產品已遍及金屬 、電子、紡織、顯示器、食品、珠寶、個人衛生、醫療保健、能源和環境等範疇。NAMI致力與企業家和工業家攜手合作,共同開發創新產品及製造流程,為香港經濟帶來新發展機會 。
本會感謝各出席會員及機構的熱情參與及分享,期望將來定期舉辦,分享業界未來的創新資訊,既促進會員交流,亦幫助會員業務繼續發展。
香港紡織商會 基斯
陳亨利來稿:防疫經濟並存 通關不宜走「回頭路」
特區政府上月放寬入境檢疫安排,推出3+4方案,將抵港人士酒店檢疫期縮短至3日。政府展現施政新風,獲工商界一致好評,認為是與國際接軌邁出一大步,可見是政府各部門協調合作的「成果」,為近3年的「孤島」困局打開一片窗。
雖然近日確診數字持續上升,筆者認為,一方面防疫絕不能鬆懈,另一方面疫情反覆亦非首次出現,當局應汲取以往應對疫情的經驗,盡早制定風險管理方案。筆者建議,由監察追蹤、提高疫苗接種率、醫療系統評估三方面著手,包括全民接種第4針,嚴控一老一少重症及死亡率。筆者亦呼籲長者和幼童盡快打針,保護自己及家人。
封關不利「與世界搶人才」
與此同時,不少紡織及製衣界人士亦關注,當局會否大幅收緊3+4方案,再走防疫「回頭路」?筆者認為,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若再度封關,將難與世界「搶人才」。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2022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香港在「高教育、高技術的人才外流不影響競爭力」評分的全球排名由22位降至35位;在「企業優先吸引和保留人才」由15位跌至34位,反映香港在吸引人才方面,表現未如理想。
事實上,因應早前的防疫措施,不少香港的「人流」、「錢流」短暫搬到杜拜、新加坡、首爾等其他城市,日子一長,便不會回流香港,加上全球多個國家地區已陸續重開邊境,新加坡目前已容許接種新冠疫苗的旅客入境,無需接受病毒測試及隔離期,故香港亦要盡快推進全面通關。
國際展覽一去難回頭
另一方面,如再度封關,業界最大的憂慮,是國際展覽一去不復返。一直以來,業界中小企較倚重參與國際展覽,吸引買家落單,疫情前香港每年舉辦160個國際會議展覽,目前大幅減至50個,導致訂單量流失。
以香港國際毛皮時裝展為例,每年都吸引全球超過30個國家的參展商及買家參與,因受疫情影響,去年轉為線上展覽,但效果未如預期。由於本港入境檢疫規定仍相對嚴謹,部分展覽已將業務轉移到杜拜、新加坡、韓國和泰國等地,倘再度收緊3+4方案,將進一步打擊國際展覽來港的信心。
鞏固香港「商務中轉站」角色
香港是食四方飯,有人流才會有活水,故要保住市民健康,亦要穩住經濟。筆者最近收到外國商人反映,3+4方案具吸引力,可在入境內地前,先來香港見客和處理業務,可見香港現階段可擔起「商務中轉站」的角色,便利跨國企業來港洽談業務。進一步而言,當局應盡早制定對外通關時間表,盡快放寬至0+0,並配合與內地通關的「逆隔離」措施,相信在「內外配合」下,可鞏固香港「背靠祖國,面向國際」的優勢。
11月香港將舉行國際金融投資峰會及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是向外界推廣香港,說好香港故事,重建香港國際形象的「好機會」。當局應適時檢討3+4方案,在條件許可下逐步放寬通關限制;筆者亦再度呼籲,長者及幼兒盡快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及家人,一同擊退疫情,走向「復常香港」。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香港紡織業聯會會長 香港紡織商會永遠榮譽會長 陳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