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期-革新紡服氛圍 深水埗打造港版「東大門」如箭在弦
2020年12月14日紡織報
歐美外需疲弱打擊出口業,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正籌劃於深水埗成立設計及時裝基地,進一步推動香港設計業和創意產業的發展,銳意仿效韓國,打造港版的「東大門」。本會熱烈歡迎相關規劃,有本會會員表示,目前受疫情影響,區內人流銳減,希望新計劃能帶來新氣象。他表示,長沙灣有成衣出口到中東等新興市場,冀望布料都能拓闊客源,吸納更多新客。
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鍾國斌於2013年組成「服裝發展委員會」,研討業界發展策略,目標之一是計劃將深水埗打造成時裝採購綜合中心,如同南韓的服裝材料採購集中地東大門,吸引區內設計師及買家購置原材料,以達致培育本港新晉設計人才及時裝設計師;充分利用這個傳統的服裝布藝批發零售熱點,將設計、時裝、製衣與零售結合,創造新的協同效應,成為區內以至全港的設計及時裝焦點;以及帶動深水埗區的旅遊發展,為地區經濟帶來新動力的三大目標。
該委員會成員、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鍾國斌表示,南韓東大門成功將一個舊市場打造成為流行的時裝文化產業,吸引很多人注視韓國服裝業,「為何香港不做呢?」他稱深水埗有齊東大門的基礎條件,包括布料批發市場、設計專才、銷售渠道,香港的生產技術更是領先國際,因此絕對能夠於短時間內重新包裝深水埗。
深水埗作為製衣材料批發集中地,曾是外國買家採購輔料、花飾、鈕扣的熱點之一,於80、90年代最為鼎盛。隨着港廠北移,至近年歐美多國相繼出現經濟問題,深水埗市況已風光不再。現時沿長沙灣道、汝州街、基隆街和大南街一帶,有超過350家中小型企業、批發商或零售商售賣布料和相關配件,成為不少喜愛服裝和設計人士流連的地方。在這種獨特的氛圍下,深水埗區具備條件從地區、零售和文化遺產層面,進一步提升為孕育香港新一代設計師的搖籃,以及設計師與時裝業人士聯繫及合作的聚腳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二○一七年《施政報告》中已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基地將位於市區重建局通州街/桂林街內的五層商業平台,樓面總實用面積共約3,600平方米(建築面積共約4,300平方米),建議交由香港設計中心負責營運。市建局於2017年十二月十八日的董事會會議上,同意和通過這項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建議,並計劃隨後為有關項目進行招標及開展建設工程。
基地的主要用途將劃分為以下三部分:
(甲)培育/展覽/展銷
基地主要用作培育本港新晉設計師,訓練手藝和創作,並提供場地支援設計的展銷和進行相關設計活動,讓他們開發初創事業,以至推出設計品牌。營運基地將會與毗鄰社區的批發/零售活動互相配合。
(乙)資源及實踐中心
資源及實踐中心設有以設計為主題的刊物、布版,提供潮流資訊等,協助學生及設計師研究和製作他們的設計作品,並藉中心作為交流和建立網絡聯繫的平台。中心會提供地方用作舉行工作坊、座談會及會議,亦會為設計初創公司提供各類設計所需的共用設施及支援服務,包括原型製作和樣式剪裁等工種及工序所需的「版房」,以支援初創設計師將設計實踐和商品化。
(丙)香港設計中心工作站和合作單位
基地會將部分地方用作香港設計中心的工作站,讓中心能在地營運及連繫不同的學術及業界組織,建立伙伴關係和網絡,牽頭推廣時裝和設計的項目和活動。基地亦會夥拍其他專業或學界一同合力營運部分設施,以發揮協同效應。
基地的服務對象包括就讀設計的學生、參與香港設計中心「時裝創業培育計劃」和「設計創業培育計劃」的新晉設計師,以及零售商和買手等。基地亦歡迎區內外的顧客、時裝愛好者,以及遊客參觀選購。
香港紡織商會 基斯
緬綠色工藝技術:超臨界CO2科技如何做到無水染色?(下)甸疫情動亂夾擊 港資紡織廠生意難做
本會邀請會員「利興紡織(國際)有限公司」舉行視像專題講座,內容為介紹綠色工藝技術「超臨界CO2科技」在紡織業和運動鞋行業的應用,將內容分兩期撮錄,以供業界研究。上期已分享製作流程,今期會再探討優點及一些市場應用例子。
減省操作成本
超臨界技術最大特點是乾染,成品出缸時是全乾身,無須像水染後再處理脱水、開幅及後整工序。整個染整程序只是在一個容器(釜)內完成,縮短整個染整流程時間至2至3小時,完成是乾身成品,而且是零排放,原料可以回修循環再用。此低溫高壓技術不會破壞布纖維組織,減低損耗,並且大大節省操作每個工序工人成本, 因為此技術只需要一部機及三個工人(裝布、卸布、系統操作員)。
而傳統水染需要用上14至16小時完成整個過程,因水染需要用蒸氣、窩爐、熱油爐,加上電能及耗水量大,耗能成本非常之高。染色後,需要脫水、開幅、定型,涉及的人員有窩爐技術師、工人、蒸氣師傅、染色師傅等等,染完之後更要處理污水,所以要有污水技術師,而廠做污水處理亦需要付費給地區政府發牌,林林種種都是費用。無水染色機組便是針對問題研發, 將以上全部費用節省,環保之餘確確實實有更高經濟效益。
染色更能脫色
超臨界機台除染色之外, 亦可以做到脫色(即「剝色」技術,將已染色的織物盡量變回原色/淺色,再染需要的顏色。跟傳統不同,Co2剝色是於同一容器內進行,其原理是不用加上顏料 ,以反方向的流體進行萃取/抽取技術,將其顏色從織物上抽取出來做到「剝色」效果。以往用傳統剝色方法再翻染後,布品質會變差,因為布料反覆浸泡在有腐蝕性液體中,而且不斷被滾動/拉扯,一定會令到布纖維受損,引起嚴重的「Pilling」,就算能從新染滿意的顏色,但布的品質猶如梅菜,的確難以交貨,而無水剝色避免了此問題。 、
另外,此技術亦有用於食品工業的萃取/抽取精華技術,例如王老吉、健力寶、五粮液等大品牌已採用,例如抽取花旗參、中藥材料的天然物質/味道,再做成花旗參茶飲品、食品。
Ultra Foam:超臨界CO2於運動鞋鞋底應用
以超臨界CO2發泡中底鞋層(Ultra Foam),舊有發泡多達四至五項工序, 主要用化學劑如「甲酰胺」去發泡,因有毒及不環保,會排出有害物質污染環境,對人體有毒。很多業內鞋廠因嚴重排污問題,環保法例過不了政府,而不能繼續生產。超臨界CO2技術於發泡膠鞋底上研發出物理發泡,無需再使用有毒化學劑,做到中底鞋層。
2018年尾,有運動大品牌客人到廠參觀此技術,得知純物理發泡的環保、零排放優點,還可以做到鞋層染色,給予高評價,因市面上現時沒有一對運動鞋可以做到鞋層染色,這是傳統發泡技術完全做不到的。雖然很多運動鞋底都有色,但其實只是噴上去表面,容易有磨損,亦很容易見到漏白、內層底色。而鞋層染色就是整個鞋底都染了色,不論如何磨擦都會是這顏色,能保持美觀度。除了減省工序、零排放環保外,用此技術還有輕巧的好處,只有10g至20g(傳統鞋層重100-200G);而且回彈力高、極度舒適,使用者不易累;還有緩衝作用,提高衝撃力吸收;加上無味 ( CO2氣體物理發泡, 不涉化學品味)
讀者如對是項技術有任何查詢,歡迎聯繫利興集團科技部許先生(2398 9859)及洪小姐(3568 8069)。
香港紡織商會 梅荊
紡織業在香港再工業化的藍圖:發展業界「大數據庫」
香港理工大學10月28日舉辦網絡研討會,以「驅動香港再工業化」為題,本會會長朱立夫博士被邀請就「紡織業在香港再工業化的藍圖」題目分享意見,本報節錄如下:
會長朱立夫表示發展工業4.0首先要增加生產能力、小批量多品種生產、柔性化生產、快速交貨,結合起來的工作量不簡單。以台灣為例,為將所有機器全部聯通,目前已經推出「標準化機頂盒」,解決多種機器都不同步,需要串連的問題,是一個平台,將所有紡紗、織布、印染、製衣全部融合。目前香港理工大學有很多科研開發,跨行業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工業4.0是由德國率先提出,但德國講工業4.0,完全以機器全自動化為出發點,德國人在軟件方面並不擅長;而美國人的工業4.0,則主要以工業互聯網為主,這是美國人的強項。而中國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則集兩家之大成。
為什麼要有「工業4.0」,是源於全球產量過剩,新模式可以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例如某年德國世界盃,德國隊作為大熱,廠商生產了大批紀念服裝,但最後德國隊卻大熱倒灶,所有服裝下架。這件事迫使廠商思考,服裝是否要在最後一刻造出?否則沒有人會買。用一個比喻去形容工業4.0的生產模式,就像訂購毛衫,將來消費者可以在家裡下訂單,在互聯網上修正設計,而工廠根據互聯網上的設計,兩三日之內出貨。
德國Adidas曾經建設過這樣的一家工廠做實驗,為期半年時間,後來發覺尚有很多細節未完善,但也可以看出大品牌的思路方向。另一德國生產商曾經在美國開設全自動機械人工廠,雖然系統完善,但結果幾年後便失敗,顯示大量生產同一個款式,不能持續下去,必須有量身定做的軟件發展。硬件和每一個機器的連接,這是德國工業4.0的中心思路。但是,太過重視機器,忽略軟件方面合作,也是一大問題。而且硬件和硬件、企業和企業中間的銜接,大家都沒有開放,結果就是令大家沒辦法協調,非常令紡織界頭痛。
橫向發展集成的「大數據庫」非常重要,可以銜接生產。「因為並非只有一家工廠,有毛紡廠、染廠、紗廠、布廠、製衣廠,大家都要取數據來銜接,才可以向工業4.0進發。」如果每一間廠都是一個孤島,不將數據分享,便非常難往工業4.0發展。目前台灣有一家中央機構統籌相關事宜,是業界值得學習的地方。又例如阿里巴巴也有這樣的數據庫。
台灣開發出工業用的智慧機頂盒,讓業者能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無痛升級,透過產業創新,引領產業航向工業4.0。導入智能機頂盒使用後,產線變得更智能,機台可以主動說話,生產信息不用再以人工搜集。智能機頂盒除了能有效收集生產信息外,更可以實時監控產線情況,一遇到狀況,可以立即維修,大大提升製程效率,預估智慧機頂盒可讓停線時間縮短18%,成效相當顯着。
研討會其他嘉賓包括立法會議員(紡織及製衣界)鍾國斌先生、香港理工大學鄭翼雄時裝教授黃偉強教授,及主持人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總監(業務拓展)陳慧欣女士。
香港紡織商會 蘇文華
轉型升級策略顧問報告(一):傳統製造業與工業4.0
(編注: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研究團隊受中華廠商聯合會委託、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BUD】的專項基金」支持下,於2020年6月推出《粵港澳大灣區的港資製造業經營情況、對灣區經濟貢獻與實現升級轉型發展策略顧問研究報告》,可堪本會會員參考。本報將會連載部份精華內容,標題及小標題為編輯所加。)
傳統製造業與工業4.0
工業4.0把傳統生產方式轉為高度客製化、智能化和服務化,傳統製造業可藉着利用新的科技和工具達致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並有助緩解因為越來越少勞動力投身傳統製造業導致人才短缺、人手不足等問題。通過設立智能生產線,包括應用智能機器人、全面數碼化監控、實時數據分析等科技技術,可減少一些有瑕疵、不合格或不符標準的產品,改善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提升產能。
傳統製造業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份,不少政府均通過各種政策措施,投入資源推動他們進行轉型升級,以應對工業4.0的洪流。譬如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2014年推出的「2020創新夥伴」計劃(Zwanzig20-Partnerschaft fürInnovation),每個成功申請的項目可獲最高4,500萬歐元的資助,其中一個獲批項目是專門研究傳統紡織業,名為「FutureTEX(未來紡織)」的計劃。項目由薩克森州紡織研究中心(STFI)領導,聯合學界、行業協會和企業在內的142個成員機構,目標是實現德國東部紡織業的全面升級改造,以應對工業4.0挑戰,由於計劃與德國傳統紡織工業基地力爭在紡織機械與紡織產業中掌握世界領導地位的產業願景相配合,因而獲得評審的青睞。
工業4.0的特色
根據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資料,達致工業4.0共分五個階段,0i是工業4.0的準備階段,即達致數碼化(Digitalization)和數據聯通(Connectivity),然後由「1i:可視化」(增強數據的可用性)、「2i:透明化」(加強數據的可解讀性)、「3i:預測能力」通過既定模式和現實模型改進可預測性)到「4i·自我適應」(基於智能數據的決策),每升一級即代表企業能夠運用數據創造更大的價值,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下續第二頁)
(續第一頁《轉型升級策略顧問報告(一):傳統製造業與工業4.0》)
企業特別是中小企邁向「工業4.0」,雖然挑戰不少,但其實「大有大做、小有小做」,卻不可不做。其中,數碼化是第一步,中小企毋須大量投資購買新設備,可以在現有機器加裝感測器或外掛一個「機頂盒」來聯網,便可令現有的生產線增添聯網及收集實時資訊的能力,踏出邁進「工業4.0」的第一步。
工業4.0的內涵是多類先進技術不斷進步和相互融合的結果,主要特徵是綜合利用工業1.0和工業2.0創造的「物理系統」和工業3.0的「資訊系統」,通過兩者的融合實現智能化生產。工業3.0時代的自動化,僅僅是在生產技術中使用資訊與通訊科技,但在工業4.0時代,資訊與通訊科技在所有領域已獲得高度的應用,工業4.0牽涉一系列的技術,關鍵的概念是「串連」,利用資訊及通訊科技組成物聯網及服務聯網,將生產流程中所有機器設備、人員、流程與資料連結起來,每項設備之間能互相溝通,同時亦具備獨立監察、分析和判斷能力,可以隨時找到問題及解決方案,令生產流程更靈活和更具彈性,並快速回應市場的需要。
提升處理客戶需求能力
由此可見,工業4.0的本質屬於「進化」,部份先進技術的應用已有一定歷史,要實現工業4.0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企業宜通過持續漸進、階段性方式實踐,達致提升生產力的目標。
【註:資訊和通訊科技不限於電話與網絡,還包括多種工業技術,例如「機器對機器系統」(Machine to Machine,M2M;負責自動協調各個連線設備的系統)、「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大數據技術、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等範疇,都是資訊科技系統的重要部份。】
工業4.0顛覆了傳統製造業的生產方式與商業模式,「製造業服務化」將進一步加快製造業從以產品為核心到以消費者為核心的進程。隨着互聯網和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實體世界和虛擬世界逐漸融合成一張無所不包的物聯網,以往製造業由製造商主導,主要通過同一條生產線,大規模地生產他們認為客戶需要的產品以降低成本。但這種模式不單缺乏靈活性,同時,單一而標準化的產品將逐漸難以滿足人們對於個性化產品的追求,因此工業4.0的出現正正顛覆了目前普遍的運作模式,未來的價值鏈不再單靠製造商帶動,反而由客戶個性化的需求作主導,「大規模訂製」(Mass Customization)出現,「隨選生產」(Productionon Demand)將會是大趨勢,企業必須提升能夠靈活處理客戶多樣化需求的能力,以往提前幾個月甚至提前幾年設定生產流程計劃的做法將被推翻,由即時制訂生產計劃取而代之,這種改變帶來挑戰之餘,亦會同時帶動新產業的發展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基於製造業本來就是服務業得以發展的重要基礎,目前有越來越多地方致力重塑製造業、確立製造業的價值和地位,投入大量資源發展,為服務產業注入可服務的條件。未來的製造企業不只銷售硬件,還需要通過銷售硬件產品的維護等售後服務,甚或各式各樣的後續服務作為營運的方向之一,製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的界線會更趨模糊。長遠而言,製造業的發達將刺激起對服務市場的需求,成為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動力,在互為影響下,製造業和服務業會進一步融合、互相滲透,整體而言有利於完善新型工業化建設的服務支撐體系,為產業支援型的服務業創造需求和發展的空間,甚至催生新的高端生產性、消費性的服務業出現。
香港紡織商會輯
邁向創新及科技發展(五):熔噴不織布生產關鍵技術概述(下)
鑑於全球生產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噴不織布對防疫口罩生產的重要性,涉及高品質及高科技擋次,本人就此簡略介紹一下熔噴不織布生產關鍵技術,藉著調控可變技術參數包括纖維材料、螺杆擠出機溫度及速度、熱空氣溫度、熱空氣流量、熔噴模頭溫度、模頭噴絲孔擠出纖維聚合物熔體到凝聚收集器的距離,收集器速度等量數都可調校,達致所需纖維直徑細度和纖維網橫向和縱向均勻度、重量, 孔徑大小等等, 都取決於上述參數互相調校及正確選擇[1]:
(編按:由於內容豐富,版位有限,技術介紹分兩期列出,本期列出第三至七項技術。)
3. 熱空氣流量
高速熱氣流會產生直徑較小的超細纖維,從而增加纖維絲覆蓋率和減少孔徑尺寸纖維網狀結構。使用高速空氣通常為聲速的0.5至0.8倍[2], 較大的氣流會增加纖維纏結,導致孔徑尺寸降低,因為通常氣流會控制整個纖維網的均勻性,因此應進行調整,以使纖維均勻分佈。氣流決定了纖維直徑,纖維纏結等,低空氣流速導致纖維粗糙,當空氣流量失調或不足時,疵點如繩子形纖維結構便會形成[1]。
4. 熱氣流溫度
經過模頭內的縫隙進入的高速熱氣流(稱為一次氣流), 其溫度範圍為230–360°C [2]。將溫度和速度控制在合適纖維聚合物加工水準, 空氣的熱能及其拖動力是造成模頭噴絲孔擠出的纖維聚合物形成超細纖維合規格原因。 遠離模頭噴絲孔的地方,從生產系統周圍吸入的泠氣流稱(為二次氣流)令纖維冷卻並凝固。溫度調校會影響纖維結網的均勻度。如果溫度調校不正確,則纖維結網會出現縫隙,飛花和繩子形等纖維結構缺陷[1]。
5. 熔噴模頭溫度
模頭組件包括噴絲板, 其噴孔密度大約15-40孔數/英吋, 小孔直徑0.3μm[2]起,在生産過程中,整個模頭組件會不斷加熱以維持選定的生產溫度範圍, 保持模頭溫度在215°C至340°C[2]之間非常重要, 這樣才能生產出均勻的纖維網, 溫度設定值取決於所加工的纖維聚合物類型,應保持溫度設定數值,以防止纖維網的品質能發生任何變化, 通過改變模頭噴絲孔溫度來調節熔融纖維聚合物的粘度,並且隨著溫度的升高,粘度降低,增加纖維聚合物熔體的流速, 有利生產熔噴纖維網[1]。
6. 熔噴模頭噴絲孔擠出聚合物熔體到纖維絲凝聚收集器的距離(Distance of Collector to Die (DCD))
當熔融纖維聚合物從模頭噴絲孔被擠出後就開始凝聚,而凝聚在收集器表面上之前凝固,DCD影響纖維纏結的程度,纖維取向和孔隙結構。纖維纏結在所有主要氣流速率下均取決於DCD,對纖維直徑牽伸至粗細的影響更為明顯。纖維直徑通常會隨著DCD的增加而略有增加[1]。
7.收集器速度
收集器作用是利用真空負氣壓作用, 將眾多纖維絲收集在其輸送帶表面, 令纖維絲纏結而變成纖維網即熔噴不織布[1], 經輸送帶連續向前輸送到電駐裝置器,將熔噴不織布添加靜電駐極,後送至卷布器卷布,影響纖維絲在收集器前移動的因素如收集器速度、收集器附近的氣流等, 而纖維絲移動的改變會影響纖維網結構的。
熔噴不織布生產系統圖
大型工業應用的熔噴不織布已經在香港開始建立, 由於企業家需求科技支援殷切,本人友好的本地紡織專家、教授,連同國內熔噴不織布科技團隊及系統供應商,正協助香港企業家在不織布行業再工業化。
香港紡織商會榮譽顧問何繼超博士
參考資料來源:
1. Edited by Majumdar, A., et al, “Process Control in Textile Manufacturing”, the Textile Institute, Woodhead Publishing, 2013, P.288-291;
2. Dutton,C.K.,et al,”Over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Meltblown Process and Parameters”, Journal of Textile and Appare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Volume 6, Issue 1, Fall 2008;
國際短訊
RCEP簽署
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11月15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會後15個RCEP成員國正式簽署該協定,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就此誕生。在當天舉行的在線簽署儀式上,東盟10國和澳大利亞、中國、日本、韓國、新西蘭5國經貿部長依次簽署該協定,15個成員國領導人見證了這一全球重大自貿協定的簽署。
下降14% 孟加拉服裝訂單遭遇危機
孟加拉國的進口訂單在10月份下降了近14%,原因是在美國和歐洲的第二次冠狀病毒浪潮中,服裝出口商縮減了對紡織品的購買。中央銀行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信用證的開證額度從一個月前的44.3億美元降至38.3億美元。同樣,按價值計算,信用證的結算(通常稱為實際進口)從10月份的37.1億美元下降至10月的33.4億美元,降幅超過10%。
緬甸成衣業出口42.8億美元 衰退6.95%
依據緬甸商務部統計顯示,2019/20財政年度成衣業出口達42.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46億美元衰退6.95%。緬甸成衣業出口歐盟國家享有優惠關稅,故為傳統出口主力項目,約佔總出口金額30%,本年度由於受到新冠疫情衝擊,成衣原料進口受阻,國際市場需求減緩及消取訂單等負面因素影響,導致部分成衣廠關閉,已造成數千名從業人員失業。
歐盟下調明年經濟增長預期
歐盟委員會發布秋季經濟預測說,由於第二波新冠疫情打斷經濟復甦步伐,歐委會被迫下調明年經濟增長預期。負責經濟事務的歐委會委員保羅·真蒂洛尼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歐盟和歐元區經濟2020年預計將分別萎縮7.4%和7.8%,2021年將分別增長4.1%和4.2%。到2022年年底,歐盟整體經濟將恢復到略低於疫情前的水平。
香港紡織商會輯
重塑競爭力 拓展新空間 後疫情時代中國紡織服裝貿易展望
今年二季度以來,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從低谷逐步復甦,在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出口的帶動下,2020年1至10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2406.2億美元,增長9.5%,其中紡織品出口1296.1億美元,增長31.9%,服裝出口1110.1億美元,下降8.6%。
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出口大幅增長。中國紡織服裝業具有產業鏈完整、供應鏈高效的優勢,在疫情衝擊下,紡織服裝行業憑藉強大的製造優勢和供應鏈整合能力,迅速轉產防疫物資,對接國際客戶網絡,為全球疫情防控做出突出貢獻。據WTO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佔全球口罩貿易的50%以上。截至10月20日,中國總計出口口罩1790多億隻、防護服17.3億件,防疫物資出口約佔中國紡織服裝總出口的24%。
防疫物資之外的常規產品出口大幅下降。 1至9月,防疫物資之外的常規紡織服裝產品出口1633.2億美元,同比下降17.3%。其中口罩之外的常規紡織品出口約749.5億美元,同比下降15%,防護服之外的常規服裝出口883.7億美元,同比下降19%。常規紡織服裝出口8月以來呈現積極復甦勢頭。自8月起,受市場需求回升、其他供應國疫情爆發導致訂單回流等因素影響,中國服裝出口連續三個月實現增長,8、9、10月當月出口分別增長6.6%、6.2%和6.6% 。
紡織服裝出口雖逐步企穩回升,但也應看到,國際貿易形勢愈發嚴峻與錯綜複雜。明年上半年的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國際市場需求難以全面恢復,歐美等時尚零售商倒閉潮仍在持續。中國紡織服裝外貿出口將面臨諸多不穩定性因素,風險和挑戰前所未有,下行壓力較大。
根據利豐研究中心近期發布的報告,全球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採購格局的重構趨勢,包括,分散採購基地;供應鏈的近岸化及區域化;關鍵原材料、部件及中間投入消耗品的雙地或多地採購;以及讓供應鏈更透明更具靈活性的數字化。今後一段時期,國際服裝採購模式將會是「中國+越南+眾多亞洲低成本生產國」。享有人口紅利和貿易優惠安排的低成本國家將成為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新採購基地。因此,包括中國在內的現有採購基地須向高端消費品和高增值生產活動轉型,否則可能會被淘汰。總體而言,在較長時期內,亞洲仍將是強勁的時裝產品製造基地,而中國在全球時裝出口的份額將會逐步下降。
展望明年出口形勢,從需求端看:如果把中國出口中間產品的最終市場考慮在內,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對發達國家市場的依賴程度高達60至70%,所以發達國家的疫情防控形勢和需求變化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很大。截至8月,美國已有45家大型公司申請了破產保護,其中不乏J.Crew、JCPenney、Neiman Marcus和Lord & Taylor等主要時尚零售商,疫情對服裝業的打擊程度超過08年金融危機。目前,美國、歐盟、日本的消費市場需求已恢復至疫情前的80%-90%左右,但即使疫情平穩,預計要完全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可能還需要至少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如果疫情惡化,則需求將更難恢復。
從供給端看:東南亞國家疫情防控形勢的好壞,對中國的出口有直接影響。如果周邊國家開工率足,則中國的最終產品訂單會加速轉走,中間產品訂單會增加;如果周邊國家受疫情影響,開工率不足,則一方面會導致訂單回流到中國,而另一方面對中國紗線、面料等產品的需求也可能大幅減弱。
從經貿摩擦情況看: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美國採購商在加速把訂單從中國轉走。據美國商務部統計,今年1至9月,美國自中國進口紡織服裝產品下降38.4%,其中進口服裝下降45.5%,其中進口棉製服裝下降高達52.5%。美國是中國第一大紡織服裝出口單一國別市場,其下滑趨勢之嚴重值得關注。此外,印尼等國對中國連續發起貿易保護調查,涉案金額較大,也對出口產生不利影響。
從人民幣匯率角度看:近期人民幣匯率升值過快,預計人民幣升值趨勢大概率將持續一段時間,勢必對出口企業的出口規模和盈利水平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勞動力成本上漲、勞動力供給不足等長期存在的問題也將繼續影響中國紡織服裝出口走勢。
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於11月15日正式簽署,標誌著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作為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為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RCEP對未來中國及亞洲區域更加緊密的合作具有里程碑意義,也將進一步增強區域內紡織服裝價值鏈的合作,增強中國在亞洲紡織服裝產業鏈的核心地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應利用好此次契機,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打造各國間優勢互補的產業鍊和價值鏈。未來世界經濟看東方,中國紡織服裝外貿高質量發展空間充滿期待。
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
談品牌—從夜經濟談起
朋友有新產品推出市場,在香港尖沙咀一著名書店做了一個直播,獲安排的時間是晚上十時正。這也使我想起年前做的一個研究,曾經在每星期六的下午兩點,安排研究員在香港的繁忙街上,在半小時內隨意拍街照,目的是看潮流和品牌喜好的變化。但後來發覺,在下午兩點,街上行人不及想像中多,尤其年青人。後來,這些學生硏究員跟我說,很多人這時候都剛起床,甚至還未起床。 而最近,在線上教學,也有機會隨意問學生他們的作息時間,似乎很多都習慣晚睡,零晨一點、兩點才睡也佷普通。問他們晚睡的原因,最常說的答案會是要溫習,但再細問溫習的細節,很多時候都是有一面上網一邊溫習。
這種不同的生活模式,隨著網購的流行,已經成為一個新的顧客群。似乎這也是一個很普遍的情況,不分地域。剛閲讀了一些報告,其中一份是由阿里巴巴在國內做的研究,內容也值得我們一些思考。報告中,晚上活動的主要顧客分為幾類,有精緻媽媽、 新銳白領、小鎮青年與 Gen Z,這四組消費群組佔了整個晚上網上消費群的超過一半人數。而有趣的是, 在這羣組中,美妝用品是主要的商品,主要原因不管是為了什麼,捱夜都會令到皮膚變差,而這情況是不分男女,不單是女性。個人認為,男性美妝用品肯定會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市場,因不管男女,美的標準也正在改變,正當大家在疑問為何李佳琦,一位男生可以成為口紅一哥,這疑問己經變成接受甚至羡慕,對男性形象(Masculinity)也似乎有多一個解讀。
在阿里巴巴這個研究中,還有一點有趣的是,凌晨時段的購買是比較有目的,就是說消費者早已知道自己想購買甚麼,而一點過後也逐漸比較隨意,報告用的字眼「逛中購」,也就是在不同網站邊逛邊購物,所以在不同時段、不同群組,所用的策略也不一樣。甚麼時段做直播,甚麼時段送禮物,甚麼樣的禮物…..
互聯網與中國市場,節奏快,市場大,對很多傳統市場、消費、品牌的理論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講師
廖泳新博士
tcliuws@polyu.edu.hk
年關艱難 會長建議紡企轉攻內銷
臨近年關,今年以來,紡織行情猶如「過山車」,讓眾多紡企苦不堪言。雖然十月前後隨著防疫物資及各類訂單回暖,一度迎來小陽春,但年關到來後,市場又開始逐漸「退潮」。究竟業界應如何自處?本會會長朱立夫提議,建議會員未來可積極研究內銷大方向。
本會會長朱立夫表示,「出口情況確實強差人意,運動品牌稍好,T恤牛仔產品也表現不差,但針織毛衫則受歐美市場影響而相形失色。」他建議會員考慮失於歐美,取諸內銷市場,機會反而比較大。 「目前內地很多地區都有良好的勢頭,特別是福建省,當地的污水處理費用相對廣東實惠,不少印染廠都已遷移到當地,更有四、五間大型印染廠正在建設,物流供應面亦較廣東好,例如長樂、石獅等地,都是值得考慮的基地。」
以往從事外銷的同業,今年受歐美經濟斷崖影響。以往感恩節和聖誕節都是購物旺季,但美國疫情仍然嚴峻,打擊消費者購物意願。除了消費氣氛差之外,由於美國仍要繼續實施封鎖措施,部分店舖停業。另一方面,疫情爆發以來,歐美的零售市道急轉直下,因此當地客戶傾向先賣出存貨,等到確實不夠貨源才會補貨,但由於今年出現貨品滯銷的情況,所以亦未見有來自歐美的急單。
有同業指出,由於很多美國企業財務狀況轉差,甚至出現倒閉,因此,該公司接到的美國主攻感恩節檔期的訂單,按年下跌超過70%,其中一位會員對本報透露,「今年外貿商的回款情況確實不如意,往年回款週期在兩個月左右,今年較往年延長一到三個月。貨款週期的延長,加上訂單較往年減少一半左右,確實感到不少壓力。」幸而來自美國訂單僅佔整體單量低於5%;而歐美地區訂單只有以往的60%左右。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林宣武更提到,今年飛機貨運費用較去年貴了一倍,加重了出口商的負擔。
除了庫存壓力,紡織企業還面臨的一大傷痛則是回款,資金不回籠,發不出工資、買不起原料,情況嚴重則會導致企業癱瘓。年關困難,業界預料艱苦的日子將會持續到明年。
香港紡織商會 蘇文華
拜登上台 業界不敢寄予厚望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11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拜登,祝賀他當選美國總統。本會會長朱立夫認為,即使拜登上台,對華制裁都未必會放寬。
現任總統特朗普執政期間,對中國不斷施壓,帶來很大壓力;美國向中國加徵關稅、對華孚、新疆棉花的無理制裁行動,均引起同業的關注及疑慮。預料拜登政府會停止貿易戰,這是由於美國在對華發動貿易戰並沒有佔到便宜。因此,在總統競選辯論中,雙方都沒有將關注點放到中美貿易戰上;雖然拜登確實說,他或許會取消對華徵收的高關稅。但是,拜登也不敢強調停止對華貿易戰。
另外拜登上台之後,美國亦可能重新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破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落地,但對內地反而是個機遇,如同當年加入世貿組織,進一步促進了市場的規範化,未來對全球資本產生了更大的吸引力。
雖然拜登上台對中國有利有弊,業界目前仍須觀望需要做的是積極面對,從容應對。
香港紡織商會 梅荊
業界消息
Adidas門店再次暫停營業
近期,因第二波疫情,Adidas旗下的部分門店再次暫停營業,政府更嚴格的社交距離也導致歐洲實體門店的客流量不斷下滑。Adidas是首家發出盈利預警的歐洲消費品公司。Adidas表示,第二波疫情導致的新一輪封鎖,不僅打斷了當前的復甦進程,或再次衝擊集團業績。
69個服裝品牌雙十一銷售破億
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已有69個服飾品牌成交額破1億元。其中,新銳品牌成為今年天貓雙11的最大黑馬,服飾新銳品牌內衣Ubras、Bananain蕉內、服飾品牌COS、鞋靴品牌Dr.Martens等強勢爆發,衝入「億元俱樂部」。
日本服裝巨頭RENOWN正式破產
創立於1902年的日本服裝巨頭RENOWN日前表示,集團於10月30日接到東京地方法院廢除根據《民事再生法》進入破產保護程序的決定,旗下經營的男裝品牌D’URBAN和英國高端品牌雅格獅丹已於8月被出售給同行其他企業,arnold palmer timeless等未找到出售對象的品牌門店已在10月底前全部關閉。由於經營不振,該公司2010年被山東如意收購,後於今年5月啟動破產程序。
中國市場表現強勁 Hugo Boss第三季度恢復盈利
在截至9月底的3個月內,德國高端服飾集團Hugo Boss銷售額同比下跌24%至5.33億歐元,但營業利潤錄得1500萬歐元,較第二季度的虧損明顯改善,遠超過分析師預期。該集團表示,業績的復甦主要得益於電商和中國內地銷售額的強勁增長,期內其電商業務增幅高達66%,中國內地也大漲27%。
香港紡織商會輯
Lane Crawford x FFFriday聯乘以懷舊概念推廣本地品牌
本地非牟利機構Fashion Farm Foundation(FFF)繼五月份在荔枝角和深水埗舉辦「發發發星期五」後,於九月下旬與中環IFC連卡佛合作推出聯乘「Lane Crawford x FFFriday Pop-Up」限定店,推廣本地設計時裝品牌。
三個本地設計品牌「YAT PIT」、「SFZ & SON」及「FEASTON」皆以濃厚本土風格為主題,營造香港特有的氛圍,包括寫有真體字書法的摺櫈,以及模仿舊式大廈外牆及安全字句標示字樣、霓虹招牌及街招海報等,打造獨一無二售賣本土時裝的限定店。活動吸引了不少業界代表到場參觀,以行動支持和推廣本地品牌。
資料來源:香港羊毛化纖針織業廠商會
香港消息
9月出口貨量升10.3%
政府統計處公布9月商品整體出口貨量按年上升10.3%,進口貨量也升4.6%;整體出口價格下跌0.8%,進口價格也跌1.3%。經季節性調整,第三季與對上一季比較,整體出口貨量上升5%,進口貨量也升3.8%。今年首九個月與去年同期比較,整體出口和進口貨量分別下跌3.2%及5.8%;出口和進口價格也分別下跌0.8%及0.9%。
貿發局推平台助大灣區發展
香港貿發局宣布,明年推出「GoGBA」的一站式服務平台,提供多方面的支援,包括:資訊(例如大灣區相關的市場情報及商務規條)、培訓及小組諮詢服務(例如行業專家或專業顧問交流)及線上線下推廣活動(例如實體展覽、推廣活動和電商平台)。貿發局會透過培訓和營運「網上香港設計廊」,協助港商進軍內地大型電商平台,以及提高香港產品在這些平台的認知度和形象;同時利用其在內地的實體網絡,為港商提供商務支援,協助他們應對進口報關、物流配送、結算收款等營運事項。
政府料全年經濟收縮6.1% 或成史上最差一年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讀施政報告2020時指出,過去一年,香港經濟因社會動盪、疫情和國際政治形勢受到重創,勞工市場亦面對巨大壓力。政府預測全年經濟收縮6.1%。若然政府預測準確,今年經濟將是有紀錄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年,比金融海嘯及97金融風暴更差。
香港紡織商會輯
防疫物資拉動 港出口仍斷崖下跌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疫情對外貿發展造成的嚴峻挑戰,全球紡織服裝(紡服)常規消費需求斷崖式下跌,防疫物資需求激增,對香港紡服出口結構和走向產生較大影響。面對全球經濟衰退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外部環境的日益複雜,國際紡織服裝消費和流通正發生著顛覆性的改變。
據港府統計處資料,今年1至10月香港紡織品、服裝出口883.5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大減28.8%;其中服裝出口529.1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大減接近300億,減幅35%;紡織品354.39億港元,跌17.2%。許多本地服裝廠轉產口罩和醫用防護服,而且歐美客戶因倉儲低而趕急下訂單,令輸往美歐的紡織品的統計數字大幅上升;但無法掩蓋因為經濟不景而造成的紡服出口數字大跌。其中輸往美國的服裝同比大跌48.8%;輸往內地的整體出口亦跌21.9%,而本來在上升勢頭的東盟出口亦打斷連續三年上升趨勢。市場上仍充斥太多不明朗因素,疫情影響歐美經濟,不少零售大企縮減規模,中小企結業,令歐美買家減少買貨。
香港紡衣出口結構早已由本地產品出口為主轉為經港轉口為主,目前兩者比例接近1:99。隨着本地紡衣生產式微,出口已成微不足道,近年亦以每年雙位數字跌幅下降。
香港紡織商會 余青
紡織新技術—電致變色紗線
從波音787的智能變色窗,到瑞典rdot手錶的柔性錶盤,電致變色因其低能耗、快速持久的變色效果而受到科學界關注。近年來,備受關注的電致變色發展主要在衣服上的應用。
電致變色材料是金屬氧化物或有機化合物薄層,在外加電場作用下,此材料通過吸收外界離子產生價態或化學組分的變化,改變自然光的反射或吸收率而實現變色。因為價態和化學組分變化均屬可逆反應,所以此材料可以在施加反向電壓時,還原到材料本身的顏色。電致變色材料的應用已在航太航空、汽車工業及智慧家居等領域大放異彩。
香港紡織與成衣研發中心(HKRITA)採用改良的電鍍法,將金屬氧化物鍍在導電尼龍紗線的表層,在適當溫度下,退火處理後製成電致變色紗。這類被電解質包裹的紗線可以在低電壓激發下變色和褪色,而且變色效果明顯。與現有的電致變色紗相比,HKRITA的變色紗不失原本紗線的柔性,並且可透過紡織、編織或刺繡等工藝,便捷地織入普通衣物。
HKRITA已將變色紗織入棉質衣物中製成基於衣服的智慧數字顯示器,並能通過手機應用程式遙控顯示數位資訊。 相信不久將來,可以顯示即時心率體溫、氣溫和降水量的智慧服裝,以及隨着情緒變化,變換出不同色彩及圖案的衣服飾品,都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
總監(項目發展)姚磊博士
電商成廣交會新力軍 會長籲同業投入趨勢
第114屆廣交會於11月4日於廣州落下帷幕,繼上屆首次「雲端」舉辦後,此次繼續「上雲」。電商平台確實提高了參展效果,本屆廣交會通過電商平台累積為採購商精準匹配推薦供應商17.5萬餘次,共獲得全球採購需求65000多條,超過2600家中國企業回覆採購需求40000多條。
內地內銷及電商平台越來越強,本會會長朱立夫表示,未來應該思考如何幫助本會會員進入內地電商市場,甚至建議邀請內地從事網紅、內銷的同業為本會會員介紹情況, 「內地市場變化極速,有時由設計到交貨,甚至只有一個禮拜,香港人目前仍未完全習慣這一市場趨勢。但在歐美市場短期難以復原的情況下,本會將致力帶給會員相關資訊。」
本屆廣交會官網平台已在用戶註冊、智能檢索、移動端應用、對接洽談、智能客服等多方面升級完善。與上屆相比,此次平台增加了虛擬展館入口、私聊溝通手段、名片管理等功能,以及多項商務服務。採購商參會意願積極,預計仍有超過210個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商註冊觀展和在線洽談採購。通過聚焦雙循環、跨境電商等主題的線上線下活動,本屆廣交會旨在擴大受惠企業面,助力外貿新格局。
在特殊形勢下,內地決定在網上舉辦廣交會,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利於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進經濟全球化。主辦方統計數據顯示,與上屆相比,本屆廣交會境外採購商與會人數減少6.5%,成交額下降10.9%。專家表示,本屆廣交會再次出現「雙降」,顯示出當前外需尚未根本好轉。
雖然宏觀外貿形勢的不景氣,拖累了廣交會的業績,又影響到了企業的利潤。但近年來內地出台一系列促進外貿發展的政策措施,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型貿易方式發展很快,不少企業主動轉型升級,正在孕育出口競爭新優勢。展望未來,廣交會仍將幫助暢通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為國際貿易發展貢獻更成熟的「中國方案」。
香港紡織商會 基斯
會員動態
#ddHK 「數碼龐克號」創意時尚體驗
10月24日,香港紡織商會永遠榮譽會長陳亨利 (右五) 聯同設計中心行政總裁利德裕 (左五)、立法會議員(紡織及製衣界)鍾國斌 (右三)、羊毛化纖針織業廠商會會長羅正杰 (左四) 及信言設計大使聯合創辦人及執行總監姚嘉珊 (左三) 等出席由「#ddHK#設計香港地」於深水埗舉行的《數碼龐克號創意時尚體驗VIP TOUR》。深水埗區一直都是香港時裝及設計的基地,一連串多元化活動讓公眾體驗深水埗的 地區特色和地道文化,與深水埗社區連繫。
本會祝賀業界翹楚榮獲特區政府授勳
10月1日,特區政府公布2020年度授勳名單,本會多位會員及顧問榮獲勳銜,表揚在公共和社會服務方面所作的貢獻。本會對這次獲授勳亦感與有榮焉,謹在此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授勳名單方面:
大紫荊勳章:梁君彥議員GBS,JP
立法會主席、本會名譽會長
梁議員長期擔任公職,先後擔任多個法定組織和諮詢委會員的主席和成員,擁有豐富的公共服務經驗。梁議員自 2016 年出任立法會主席以來,以嚴謹及持守原則的方式主持立法會會議,在尊重立法會議員表達意見的權利,以及確保有序、有效率及公正地處理立法會事務兩者之間,取得恰當平衡。梁議員盡心竭力服務社會,建樹殊偉,對政府的有效管治作出重大貢獻,現獲頒授大紫荊勳章,以資表揚。
銀紫荊星章:潘陳愛菁JP
本會永遠榮譽會長
陳女士獲頒授銀紫荊星章,以表揚她一直熱心參與社區工作,致力促進本港市民與宗僑社羣的福祉。陳女士是紡織業界翹楚,參與多個政府委員會,就紡織及成衣業、打擊毒品及青少年罪案等方面提供寶貴意見。她亦創立了兩個慈善基金幫助弱勢社羣。
榮譽勳章:葛儀文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行政總裁、本會榮譽顧問
葛先生監督「銅芯抗疫口罩+™」的研發及生產,對本港應對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工作,貢獻良多,現獲頒授榮譽勳章,以資表揚。
獎狀:姚磊博士
香港紡織及製衣研發中心 – 總監 (項目發展)、本會榮譽顧問
在應對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工作方面,貢獻良多,特頒獎狀,以示嘉勉。
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羅正杰
香港紡織業聯會副會長、香港羊毛化纖針織業廠商會會長
羅先生致力為深水埗區服務,尤其在青年發展及改善弱勢社羣福祉方面,貢獻甚多,特頒獎狀,以示嘉勉。
香港紡織商會 蘇文華
健康碼未推 第四波又臨 業界期望儘快落實
第四波疫情降臨,令業界擔心一直只聞樓梯響的健康碼再度延遲,特首林鄭月娥宣讀新一份施政報告時則表示,技術已成熟,但需疫情可控才能推行。
林鄭月娥強調,冬季是危險的時候,呼籲市民共同承擔責任以控制疫情,至於健康碼何時可落實,她重申技術已成熟,但需疫情可控才能推行。中央支持並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採取一切「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必要措施,在香港疫情可控的情況下,通過「健康碼」互認,逐步有序恢復粵港人員往來。特首解釋,但並非一定要確診個案「清零」,疫情可控的原則亦不是「一個個案都唔得」。
健康碼千呼萬喚仍未能推行,業界支持特區政府採取措施嚴控疫情,冀盡快達致「清零」目標,讓市民生活回復正常,並逐步恢復與內地的人員往來,這樣才能有效推動本港經濟復甦。本會亦期望疫情穩定後,特區政府能盡快落實與內地健康碼互認,並加快跟香港有緊密旅遊和商務往來的地方商討「旅遊氣泡」、「商務氣泡」。
港府早前允許部分港商豁免回港強制檢疫,卻有配額限制,對商界往來兩地的經商活動仍有很大影響。11月23日起,政府已推出「回港易」,只要符合指明條件,包括在回港前14天不曾到過香港、廣東省和澳門以外的地方,可經陸路口岸回港,免去14天強制檢疫的安排,措施有助進一步恢復粵、港、澳三地人員往來,推動香港經濟早日復甦,讓更多有切實需要的跨境企業及其員工受惠。
香港紡織商會 梅荊
IMF上調經濟預測 全球復甦之路漫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較6月時預測的收縮5.2%高0.8個百分點,反映全球經濟於最近一季內表現轉好。IMF認為,全球經濟復甦之路是「漫長、不一致及不確定的」,預期社交距離限制在疫情下會持續至明年。
此前IMF作出自上世紀大蕭條以來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的最悲觀預測,但最新的一份報告中改變了看法,認為今年全球經濟收縮程度未及之前估計般嚴峻,主要由於發達經濟體及中國於第二季的經濟表現優於預期,同時第三季經濟復甦有加快跡象,但疫情距離消失仍有一段長時間。全球經濟要回復至疫情前水平,仍存在一定困難。IMF預期,明年全球經濟改善程度有限,故調低全球經濟增長預測至5.2%,較6月估計時低0.2個百分點。部分新興市場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前景明顯惡化,今年經濟料收縮3.3%,當中印度經濟更會收縮超過10%。發達國家方面,IMF預計,美國經濟今年料收縮4.3%,英國、法國、意大利及西班牙經濟料均收縮約10%。
但是中國是綜合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當中,唯一仍預期有增長的經濟體。與6月WEO相比,IMF進一步調升了對中國2020年經濟增速預期0.9個百分點至1.9%,並預測中國在2021年將實現8.2%的增速。IMF稱,中國的經濟前景比大多數其他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都要強得多。中國大部分地區在4月重啟後的經濟活動正常化速度超出了預期,第二季度的GDP在強勁的政策支出和富有韌性的出口支持下,也令人驚喜。在IMF看來,除中國以外的許多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前景仍然不穩定。這背後有多種因素,包括疫情的持續蔓延和不堪重負的醫療衛生系統、旅遊業等日益重要的部門受到疫情嚴重影響,以及這些經濟體對包括匯款在內的外部金融的更大依賴。
香港紡織商會 謝軒
疫苗驅動全球增長 內地將成經濟火車頭
隨著新冠疫苗接種有序推進,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正在改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四月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預測,將2021年和2022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6%和4.4%。
IMF表示,全球已逐漸適應新的工作方式,疫苗接種的範圍也不斷擴大,並且各國仍在繼續提供政策支持,經濟增長的前景正在改善。預測值的上調反映,大型經濟體推出了更多財政支持,2021年下半年預計出現疫苗驅動的經濟復甦,以及經濟活動持續對人員流動下降做出調整和適應。
得益於淨出口的增強,IMF將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由8.1%上調至8.4%,並預計從現在到2026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將超過四分之一。儘管中國經濟已在2020年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但許多其他國家預計僅將到2023年才能回到疫情前水平。報告預測,2021年增長率最高的是來自亞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其中印度為12.5%;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增長率如下:美國6.4%、德國3.6%、法國5.8%、意大利4.2% 、西班牙6.4%、日本3.3%、英國5.3%、加拿大5.0%。
但是,經濟前景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世界各地的新增病例達到空前水平。經濟增長與疫情的未來發展、疫苗驅動復甦的效果以及融資環境的變化仍然息息相關。
香港紡織商會 謝軒
RCEP為區內經濟助燃 香港勿失良機
正當全球貿易壁壘主義抬頭之際,由中國牽頭,亞太地區多國倡議多年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於本月正式簽署,有利亞洲區內貿易增長及疫後經濟復甦。2018年開始,筆者多次向國家和特區政府建議,爭取香港加入RCEP。筆者希望,特區政府加倍著緊,早日爭取加入,並搶先以RCEP角度規劃經濟,為本港開拓新的商機。
由中日韓、東盟10國、澳洲、新西蘭組成的RCEP,令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形成一體化大市場。除澳洲外,其餘14個RCEP成員國都是「一帶一路」的成員國。RCEP涵蓋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市場准入,也包括貿易便利化、電子商務等大量規則內容,打造出一個全球曯目的超級經濟圈,拉動全球經濟增長。
RCEP成員國分工明確,互補性高,引發區內的供應鏈重整。例如日韓的高端機器設備,是中國某些產業所需的。協定中有關知識產權的條款,也將消除日本、韓國對投資中國市場的疑慮。部份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將持續轉移至東盟國家。彼此擴大開放帶來競爭,也會激發進步和發展。在此大變局下,香港不能也不應做「局外人」。
從地理位置看,香港位處於幾乎是RCEP各成員國的中心點。香港是一個免稅港,並在簽證,金融、法制、交通物流等多方面都有優勢,香港與15個RCEP成員國的雙邊貨物貿易總額超過7千6百億美元,並與其中13國有同類型自由貿易協定,極具條件融入RCEP。
從宏觀角度看,世界格局急刻變化,新冠疫情未明朗且中美貿易關係緊張,都推動全球供應鏈重組,港商固然無法獨善其身。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成員國與中國之間的經濟聯繫將會愈顯緊密,而中國所能發揮的影響力愈來愈重要,背靠祖國的香港,應著手準備加入RCEP,成為國家與成員國之間強而有力的「聯繫人」、「促成者」。
首先,香港一直擔當外資進入中國的重要門戶角色,其中內地與東盟經貿往來,目前經香港轉口的便佔了10%。RCEP簽署後,成員國之間的貨物經香港轉口,是否可以根據協定條款免關稅呢?香港宜盡快加入協定,消除此不確定性。
近年有不少生產廠家進駐東盟國家,然而這些地區往往卻欠缺足夠的資金及投資,以及基建方面相對落後。香港在金融方面擁有專業人才及完善的法規制度,連續多年在全球新股集資金額中稱冠,在融資和投資方面可以貢獻香港所長,吸引日韓、東南亞企業來港上市集資,成為RCEP的金融中心。
根據協定,貨物貿易零關稅產品數,整體上超過90%,且涵蓋供應鏈上至下游,所以一旦香港加入RCEP,國內品牌與港企攜手「走出去」,考慮直接到享受關稅優惠較多的成員國開拓業務,打開新市場。不難想像,隨著中國往東南亞的鐵路落成啟用,貨流人流通暢,再配合區內龐大的消費群,有助促進國家雙循環中的外循環推動經濟作用。
根據協定,各成員國有責任促進各締約方之間的電子商務,而且不對締約國之間的電子商務徵收關稅。值得留意的是,本港擁有極大的航空物流優勢,事關飛往RCEP成員國航班非常多,有條件爭取成為區內跨境電商航運貨物中心。
特首在施政報告表示,將爭取香港成為協定生效後,第一批加入的經濟體。在國家支持下,筆者相信香港很大機會加入RCEP,未來香港企業可以透過自由貿易協定打通新的市場脈絡,聯同中國地區和東南亞地區這兩塊最具潛力的市場,為香港經濟發掘更多增長點。特區政府應加緊準備,從RCEP角度佈陣經濟發展,香港企業及專業服務界亦要部署新形勢,勿失良機。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香港紡織業聯會會長 香港紡織商會永遠榮譽會長 陳亨利
危中有機 個別港商生意增 未雨露均霑
在當前世界經濟嚴重惡化,外部需求顯著萎縮,但外部供應鏈同樣受阻,印尼,菲律賓及孟加拉等地的製造業大受打擊。更有來自印度的訂單回流內地,部份港商亦得以受惠。本會會長朱立夫表示,的確有一小部分商品,如床單、被、梳織及毛巾有此現象,但並不是整體現象,對港商影響表面,並非個個受惠。
印度疫情相當嚴重,累積個案直迫百萬宗,疫情令一些工廠生產受阻,海外買家怕錯過聖誕節銷售旺季。有業界人士披露,最近三個月,海外買家因擔心交由印度,孟加拉等國的訂單無法依時交貨,部分以急單轉交港商負責,使生意突增兩至三成,當中以棉質紡織品,紡織品纖維為主,例如某大品牌十多年未曾向港商投放訂單,最近一次下幾百萬訂單。突如其來的訂單,令一些原料儲備較充分的港商頗為受惠。
除了印度外,印尼,菲律賓及孟加拉國的疫情也相當嚴峻,相信主要是檢測設備不足有關,相關國家部分訂單亦流失至內地,只是數量沒有印度多。目前內地生產供應及時恢復,亦穩定了全球供應鏈,特別是防疫物資需求的供應鏈;另外內地亦及時恢復消費需求,特別是大宗商品的需求,為穩定訂單市場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撐。部分排訂單已到明年3、4月,若相關國家疫情持續下去,料港商訂單將不絕。唯一問題是原料價亦升得快,計數時會有些吃力。
展望後市,後續歐美國家經濟復甦遙遙無期,可能會令外需受到一定抑制,但同時海外供應鏈的恢復同樣也未有進展。若海外疫情仍未預期,未來有更多訂單流向內地,港商繼續受惠。
香港紡織商會 余 青
hoopla以創意重新演繹傳統針織工藝
全新針織品牌hoopla及精品咖啡品牌Rings Coffee於11月20日聯乘FFFRIDAY,帶來獨特文化休閒體驗! hoopla主打針織製品,並融入現代藝術和時尚生活的特點,創作出新穎出眾的生活精品。同場更有新晉時裝設計品牌SARA LOLO的最新秋冬2020系列發佈會。
由充滿熱誠的年青時裝設計師Wayne Lo創立的全新針織品牌hoopla(https://www.facebook.com/hoopla-111005253777778 ),Wayne曾以系列”Urban Escape”,一個以出走旅行為靈感的作品參加毛織時裝匯演2016暨第六屆青年毛織設計師大獎賽,並獲得歌手張敬軒擔任模特兒,而系列於比賽中獲得季軍。
扶植本地設計師 創意傳承特色毛織技術
而hoopla則擅長揉合傳統針織工藝及潮流元素,產品均以針織為基礎,再加添鮮艷色彩及香港懷舊文化,製作出一系列既有趣又實用的產品,包括針織袋、頭飾、男女毛衣,以及毛毯頸枕等家品,期望以一個精細獨特的針織天地,努力宣揚「就係香港針織」的設計理念。
hoopla將聯同Rings Coffee推出限量針織咖啡杯隔熱套套裝。咖啡杯加上厚實針織杯套,可以有效隔熱,而且容易清洗,可多次循環使用,方便又環保。hoopla希望透過與不同界別的品牌推出各款聯乘產品,以打破舊有針織觀念,向大眾推廣針織文化,探索織物的無限可能性。
香港紡織商會 謝軒
會務活動
10月16日,會長朱立夫與副會長關淑敏、宋敏之、會董朱寶洲、陳家齡到訪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服裝學系,由系主任范金土教授、副教授莫碧賢博士接待。是次拜訪分別了解了理大近年於智能穿戴技術、可持續紡織技術的發展,並進行意見交流,了解該系的研究項目及學生作品。
(圖3,4,5)
10月28日,會長朱立夫出席香港理工大學網上論壇「紡織業在香港再工業化的藍圖」,同場有立法會議員(紡織及製衣界)鍾國斌先生、香港理工大學鄭翼雄時裝教授黃偉強教授及主持人、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總監(業務拓展)陳慧欣女士。會長於活動上分享如何以個性化小批量訂製、人工智能及創新科技加速紡織業在香港再工業化的發展。(圖1,2)